分类: 定风波 |
然后我就又想起马云著名的那句话,淘宝要创造300万就业机会。他对这个就业机会的概念是什么呢?他自己算的帐,就是月收入3000块,基本相当于打一份工能够养活自己的程度,据说,现在在淘宝上一个三钻的卖家可以达到。马云的意思是,有3000块的收入,就可以全职打理这家网店而不需要其他工作来补贴家用。全职的网店算不算商家?按照一般意义上的归类,淘宝是C2C,也就是说卖家也是个人行为,不能算商家,那么他在网上卖东西的收入,就不用交税了。实际上,大部分(我不敢说全部)的卖家都是不交税的。
C2C这个名词,应该是外国人发明的,他们在网上卖了东西交不交税呢?我不太了解,但是我稍微了解一些报税制度。每年报税季节的时候,老老实实把自己一年以来的收入,包括工资、银行利息、股票收入,房子出租的收入等等加起来,报给税务局。税务局根据家庭人口平均计算,低收入家庭就有退税,高收入人士就追加税款。我没有在网上卖过东西,不过我认识的那些在网上卖过车卖过电视机之类的朋友,最后是不会忘记把这一笔钱算到收入里面去的。
报税制度在中国还不完善,偷税漏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电子商务的交税问题,六年前我就想到过,看来,到今年还没有解决。出了第一个案例,对于淘宝和马云来说,应该是一个提醒,作为一个以市场建设者和管理者自居的定位,在这方面还是应该提高警惕。
据有人爆料说,淘宝上一个皇冠卖家,他月收入在20万,据说这个数字已经是净利润而不是流水了。双皇冠的卖家甚至有可能月入30-40万。他们一样有请员工,有售后有客服甚至有专门拍摄服装照片的摄影师,这已经是一家微型公司的组织了。他们卖一件衣服的利润,至少在100%以上,但是货不对版、产品说明夸大其词的情况也时常有出现。明明是七浦路动物园批来的货,却标上日单原单尾单,甚至绘声绘色讲述自己深夜驱车去货运码头扣货的惊心动魄为了姐妹们扮靓不惜一切代价的动人故事……这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事,但是和税收问题一样,如果真的想把这个市场做得更大,基础更加扎实,淘宝对市场和卖家的监控力度,还是应该更大一些。
毕竟,就像淘宝自己说的,在卖家和买家之间,他们最终是要维护买家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