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念帝国 |
晚上牌局的时候,我去晚了,从家里出来,穿过工地,穿过出租车一条街,上三环,走进一个画廊,乌漆麻黑的,终于到了那个传说中的酒吧。圣诞节前夜的周末晚上,里面只有几个服务生坐着聊天的地方,让我觉得有些诡异。招呼牌局的人一面在等我,一面在推销房子。他们谈论的那个楼盘,似乎在接近5环的地方,精装修,7700。他们问我值不值得买?我又强烈推荐了一次后现代城,我不是托,只是听说那里的物业不错。在受够了我们小区物业一个冬天的气之后,我对尚存有物业好名声的楼盘都无条件举双手支持力挺。
圣诞节前夕谈地产问题,实在不够应景,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突然之间仿佛这已经成为了生活里第一重要的问题,谁要是说不出自己对地产的一二三点看法,就好像我一个至今不知无极为何物的朋友一样,是会在泡MM的时候铩羽而归的。
想起白天的时候,从东三环由北往南走,一路上看到无数楼盘的广告。有两个印象很深刻。一个是说,“据统计,至今还有23%的老外不知道观搪是中式别墅。”这个广告有些无厘头,不知道它是不是指全世界77%的老外都已经知道观搪是中式别墅了,当然,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不可能。而且,它到底想说明什么呢?观搪是中式别墅,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非带上老外说事儿,我虽然没什么民族主义,但看见了还是有些添堵。还有一条是这样的,“在今年的地块拍卖会上,亦庄某地块荣获状元。地价带动房价,样本也会升值。”看完了,觉得这样本说的自己实在有些寒碜,不够威风啊。更何况,虽然升值是每个买房的人在心里头都掂量过的一个标尺,但是这样明目张胆打在国贸对面,隐隐就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说,炒吧炒吧。
记得有一次跟研究总部经济的老师吃饭,他说起西面一个广告,就痛心疾首,说什么叫CEO的洗手间?简直不知所谓,格调低下。很少去西面,所以那个著名的洗手间,我是没有见过,不过对北京地产广告之不知所云,倒也称得上一道人文风景线。
说起来,我倒有些怀念起当年我们在广州时候看到的直白型广告,什么风景优美,设备齐全,帝王尊贵豪华,诉求相当之清晰。基本看到广告不用看价钱,就知道这房子是盖给什么人住的了。绝不至于象北京的地产广告,1 or 2,不知道在做什么。
记得一个美国回来的设计师,非常钟情万科17英里,他心目中17英里的广告是这样的:台风袭来,一对男女在屋子里疯狂偷情中……(以下删去30秒中),最好加上丈夫从前门进,情夫跳落悬崖的镜头,那就完美了。
我觉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