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就是决策者,一定要保持平静。他们不能够恐慌,更不能被更糟糕的市场预期所困扰。不仅如此,管理者们还要赶在经济曲线变化之前果断采取行动。”管理大师拉姆·查兰(Ram
Charan)说。
大危机之下,那些仍把领导力培养与发展当作“头等大事”,仍然保持着全球视野、未雨绸缪的长远眼光,仍然在领导力培养方面力行不辍的,是领导力培养的真正英雄。在本刊杂志的“2009中国最佳领导力培养公司”中,华为名列第一位,第二位就是联想,上榜的20家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质,就是即便在危机中也不放松领导力培养与传承,越危机、越强调内功修炼。
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烈火金刚”。在编制这份榜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公司在培养领导人方面的有着自己的特色。
越低迷,越修炼“内功”。“有力的领导”往往被看作伟大公司在挑战中持续成长、变革和再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同很多人选择重返校园修炼自身一样,优秀企业在危机时刻更加关注领导力的培养。
不花哨,更务实创新。我们2009年的调研发现,在领导力培养上,上榜企业的领导人很少从国外花哨的领导力概念中汲取力量,而是依托本土,根据本公司的现实路径进行领导力培养的设计和创新。
缺点是太务实,不领先。领导力的持续培养不乏领导的大力支持,但为何中国优秀公司仍缺乏著名的领导力品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公司在领导力培养上缺乏制度化、系统化。当领导力的培养不能成为公司正常经营的一种制度、一种根植每个公司职员的基因时,只靠领导人的推动还是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能看到领导力培养缺乏多样性、系统化,以至结果导向不足。
谁在为赢得下个十年提前布局?招行、阿里巴巴、沙钢、鸿海……这些优秀公司的背后,看不见的是一个强大的领导力品牌。更多提问及互动,请通过《中国企业家》官方博客提交。
领袖年会平行论坛:危机时代的领导力传承
“有力的领导”往往被看作伟大公司在挑战中持续成长、变革和再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企业家的较量在领导人培养。当融资变的困难,当环境愈加恶劣,当柳传志重掌联想,张忠谋重披战袍,当国内国际环境日新月异,企业如何才能持续发展?
什么是领导人培养的中国路径?
谁能在危机中苦练内功?
谁能为赢得下个10年提前布局?
对话嘉宾
金志国 青岛啤酒集团公司董事长
陈绍鹏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集团总裁
方洪波 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卫 哲 阿里巴巴公司首席执行官
陈 朗 华润创业执行董事及新董事总经理
论坛主持人
陈
玮
Hay(合益)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领袖年会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cne
领袖年会注册地址:http://2009.cnemag.com.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