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 |
看台湾周刊,报道了一个八婆立委,抓到一个姓涂的男人骚扰同性的证据,大力抨击,后来才发现认错了人,内容每一个字都看得懂,就不知作者想讲些甚么。
港台两地的文化,差距是那么大。当然,他们也看不懂香港的甚么「冇乜」之类的文字。
近年来也流行起台语化的中文,好在我还懂得闽南话,也认识一点点的日语,才猜得出意思,像即食面的「一级棒」,是日语「一番
Ichiban」形成的,另一包即食面「一度赞」,是日语的「一等」加上台语的「赞」,即是「好」的意思。两地文化愈来愈断层。
隔壁的左丁山喜欢笑台湾人,常说「木宰羊」,是不知道的意思,汉字应该是「无知影」,由闽南语发音演变出的台语。
这都不要紧,台湾人一味热心于选举运动,政治的高谈阔论令差不多每一个都变成严肃刻板,言语纠缠无味,才是致命伤。
大概生活在宝岛舒服,节奏缓慢,所写的文字一句数十,甚至于上百字,中间没有一个逗点,看得香港人非常之不耐烦。
这种坏习惯从文言文变成白话文时留下,尽量想在一句话中说完整件事,而不发现中国文字的好处,在于句子中任何地方都能停顿,用那么长的句子,干鸟?
以为留美留日的年轻人会有一番作为,但学到的又是甚么莫名其妙的外国比较文学,自己中文根基不打好,还是缠脚布一匹。
看台湾书籍,只能接受高阳、柏扬、王春明等人。新一派的,难得有几个看得下去。
更糟糕的是一般读者受了作家的影响,失去了幻想力,看香港所写的东西,常常问道是真的吗?从来不享受阅读的乐趣,也不谈好看与不好看,真是无可救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