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 案
(2013-07-26 10:14: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 |
美国寡佬在「寂寞的心」登下姓名和联络,征求女友。
电邮来了,是一名俄国女子,在博物馆做事,内容斯文得体,自称英文不佳,很乐意找个来自英美的人为笔友。
互通的邮件愈来愈多,渐渐道出倾慕之情,女方决定要去美国旅行,顺道见见这位新交的朋友。
临行之日,有了问题,出发不了。男的失望,问能有甚么事可以帮到的吗?女的回答可不可以先寄一张机票的钱来?答应见面时奉还。男的当然乐意相助,钱寄出后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听到那女的消息。
自认傻瓜不出声的人是大多数,小部份人愤怒报了警,才发觉他们不是第一个,已有上百人得到同样的电邮,名字换了一个而已,有的要求签证费,有的讨钱走后门才能出国。
美国方面要求俄国代为调查,但他们那边更猖狂的犯罪大把,警察哪有时间处理这些小眉小眼的案子呢?
一个人骗个两三百美金,百人就是两三万,那些没有报案的人不止十倍,是个天文数字,这只是美国一个州,还有其它各省呢?全世界各国呢?
要查的话,最后找到发电邮的,可能是个十三四岁的计算机神童吧?
其实这种骗术像街上猜三只公扑克牌一样,都有长远的历史,当今用电邮快得多。
交笔友博同情的骗局,在香港的六十年代早有个人在庙街买了一张日本女人的裸照,以唐瑛为名,先后向几百个美国佬发信。寄上的照片,先是见个头,后来寄上胸,以及下体。最后,他还将老妻的耻毛也寄了出去。
这件案终于给反黑组破掉,调查唐瑛名字的来源,原来是骗子的母亲,已经八十岁了。
详细经过,可看拙作《七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