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赞 助

(2013-01-17 12:40: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

如果你去了荷兰阿姆斯特丹,打开旅游册子一看,至少可以找到近百间博物馆和数据室。
香港的寥寥可数,也不像台北那样有庞大的一座故宫博物院压轴,在发展旅游事业上,非常之后知后觉。
自己拥有的潜质永远不会发掘。香港本来的电影电视业很发达,影响全球华人都会讲粤语,但是一个演艺博物馆都搞了半天还成立不出,事情到了政府手上,即刻说正在跟进。跟进,跟进,结果一点也不进。
电影博物馆或数据馆可以严肃一点,给各国的电影艺术影评人做研究,但演艺博物馆就通俗得多,只要是影迷就行。
要是在外国的话,早就有马师曾、林黛、林凤等个别的纪念馆。甚至于他们的故居,也能当成观光点。邓丽君住过房子,政府的观光局买下来开发,也不必花多钱,反而有入息。
梅艳芳的戏服、歌衫及珍藏品,她妈妈禁止人家拍卖。即使出售,又能有多少可赚?不如通通捐了给政府,即刻成立纪念馆,才对得起她给予香港的贡献。

唉,连一个国际闻名的李小龙也没有纪念馆,几十年了,还一直在跟进。
去世的名人不会珍惜,活着的更不懂得好好尊重。像金庸先生那么一个伟大的作家,作品风魔全球华人,更被翻译为日文、韩文、越南、泰国等等语言。要是在日本的话,已经成为「人间国宝」了。
香港没有金庸博物馆,反而给澳门人办了,这种话怎么说得过去?
我看这些事都只有由私人来办,大陆每年的水灾都有,不如先把这些钱拿来振兴香港旅游。富豪们死后没有人记得是谁,至少在浅水湾设立的那块「张爱玲曾经在此散步」的石牌下,刻着小小一行:由某某人赞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选集
后一篇:香云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