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脱胎换骨的城管需要救星
(2009-11-24 13:49:41)
标签:
杂谈 |
今年,合肥市城管局公开招聘城管队员,第一学历不够本科的被淘汰者悻悻而归。最终,100名第一学历达到本科的幸运儿挤入了合肥市城管局的大门,其中包括11名硕士毕业生。他们的主要专业涉及法律、计算机、规划、广告美术、市政工程等。高学历城管队员,也成了这座城市的焦点。(《中国青年报》11月23日)
许是历史的原因吧,城管部门背负了太多的声誉压力。既然城管暂时无法退出历史舞台,它就不得不进行自我转型。吸纳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人员加盟,不失为城管自救的一个有效方法。有人认为城管不可救药,有人替那些当城管的大学毕业生和硕士生惋惜,有人觉得是就业压力将这些高学历者逼上了梁山。这些观点虽都有道理,但并不客观,更不全面。从长远来看,城市化是大势所趋,城市管理职能无法取消,这也是城管部门没有被撤销的原因所在。当然,这并不等于说笔者赞同目前的城管体制。恰恰相反,我也是持批评态度者。
当下城管面临的困局,源于其存在三个致命的缺陷。一是执法理念的错误,二是执法手段的失当,三是执法队伍的问题。执法理念错在误将洁净当作了圭臬。城市既不是无菌室,也不是陈列馆,所有的人和活动务必井井有条,不能沾染一点灰尘。相反,城市是活生生的一个场所,有可以规范的东西,也有无法强制性规范的东西。城管执法理念片面追求城市脸面的洁净和规则,颇具乌托邦的色彩。在现实生活屡屡碰壁,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城管为达到自己的理念,不惜采取最原始的执法手段,暴力和准暴力,成为其日常性功课,造就了城管烈士,也造就了一批准土匪。同时,罚款也是其执法的常规性内容,为创收而管理城市,最终遭到民众的唾弃,这就不是社会的错了。这一切,与城管队伍素质的低下有关。“三个代表”理论的精髓在于,知识是统治社会的终极力量。没有知识,没有具有知识的人才,先进的生产力只能是奢谈,先进的文化也只能是镜中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无法被代表。城管执法理念的错误和执法手段的简单粗暴,根子在于其从业者的素质不敢恭维。合肥城管部门提高城管队伍的学历门槛,无疑是一个可喜的信号。虽然学历和能力无法划等号,区区100名新城管队员也难以改变合肥城管部门的现状,但从长远看,城管队伍的结构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旦这些人逐步走上管理岗位,一旦他们意识到现行城管体制的弊端,也就是城管被改造的开端。
城管需要脱胎换骨,亟待脱胎换骨的城管需要救星,需要新鲜血液。这个救星一定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惟利是图、鱼肉百姓的小混混们,二是有思想有能力的崭新群体。有人担心:“社会的大染缸里,就是素质再好的人,没两天也被染色。”被染色的责任不在被染黑者,而在染缸(制度)本身。“如果执法理念错了,即使全部换成硕士也是空壳。”这才是关键所在。如果城管不以擅权为能事,不以罚款为目的,这支队伍还是能为民所用的。
从业者的知识和素养,是城管实现脱胎换骨的必由之路。合肥的做法,不应否定,而应发扬光大。剔除素质低下、知识贫乏的执法者,让有知识有能力者取而代之!
http://art.swust.edu.cn:1188/baokan/2009-11-23/XiKePingLun-JiDaiTuiTaiHuanGuDeChengGuanNuoYaoJiuXing.htm
许是历史的原因吧,城管部门背负了太多的声誉压力。既然城管暂时无法退出历史舞台,它就不得不进行自我转型。吸纳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人员加盟,不失为城管自救的一个有效方法。有人认为城管不可救药,有人替那些当城管的大学毕业生和硕士生惋惜,有人觉得是就业压力将这些高学历者逼上了梁山。这些观点虽都有道理,但并不客观,更不全面。从长远来看,城市化是大势所趋,城市管理职能无法取消,这也是城管部门没有被撤销的原因所在。当然,这并不等于说笔者赞同目前的城管体制。恰恰相反,我也是持批评态度者。
当下城管面临的困局,源于其存在三个致命的缺陷。一是执法理念的错误,二是执法手段的失当,三是执法队伍的问题。执法理念错在误将洁净当作了圭臬。城市既不是无菌室,也不是陈列馆,所有的人和活动务必井井有条,不能沾染一点灰尘。相反,城市是活生生的一个场所,有可以规范的东西,也有无法强制性规范的东西。城管执法理念片面追求城市脸面的洁净和规则,颇具乌托邦的色彩。在现实生活屡屡碰壁,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城管为达到自己的理念,不惜采取最原始的执法手段,暴力和准暴力,成为其日常性功课,造就了城管烈士,也造就了一批准土匪。同时,罚款也是其执法的常规性内容,为创收而管理城市,最终遭到民众的唾弃,这就不是社会的错了。这一切,与城管队伍素质的低下有关。“三个代表”理论的精髓在于,知识是统治社会的终极力量。没有知识,没有具有知识的人才,先进的生产力只能是奢谈,先进的文化也只能是镜中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无法被代表。城管执法理念的错误和执法手段的简单粗暴,根子在于其从业者的素质不敢恭维。合肥城管部门提高城管队伍的学历门槛,无疑是一个可喜的信号。虽然学历和能力无法划等号,区区100名新城管队员也难以改变合肥城管部门的现状,但从长远看,城管队伍的结构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旦这些人逐步走上管理岗位,一旦他们意识到现行城管体制的弊端,也就是城管被改造的开端。
城管需要脱胎换骨,亟待脱胎换骨的城管需要救星,需要新鲜血液。这个救星一定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惟利是图、鱼肉百姓的小混混们,二是有思想有能力的崭新群体。有人担心:“社会的大染缸里,就是素质再好的人,没两天也被染色。”被染色的责任不在被染黑者,而在染缸(制度)本身。“如果执法理念错了,即使全部换成硕士也是空壳。”这才是关键所在。如果城管不以擅权为能事,不以罚款为目的,这支队伍还是能为民所用的。
从业者的知识和素养,是城管实现脱胎换骨的必由之路。合肥的做法,不应否定,而应发扬光大。剔除素质低下、知识贫乏的执法者,让有知识有能力者取而代之!
http://art.swust.edu.cn:1188/baokan/2009-11-23/XiKePingLun-JiDaiTuiTaiHuanGuDeCheng
前一篇:灾害与宽容
后一篇:我国城市的人情味何以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