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甲流感确诊者增多,哈尔滨和西安的三所大学暂时封校,一时间风声鹤唳。17日下午,笔者供职的学校在新生中检测出3例甲流感病例,学校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不胫而走的消息,让不少人忐忑不安,校园里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口罩族。卖口罩的生意火爆,价格猛涨但购买者仍络绎不绝。很快,戴口罩成为一种时髦,路上行人的脸上,被白的、淡黄的、白底黑图案的口罩给罩住。天气很不冷,绷在面部的口罩阻碍了空气的流通,有的不堪重负,口罩像投降的士兵似的降了“半旗”,鼻孔露在了外部;有的索性丢盔卸甲,挂在脖子上,纯然成了一种装饰品;有的虽然捂得还严,说起话来瓮声瓮气。可以肯定的是,很少从口罩族的脸上发现不自然。显然,在甲流感语境下,戴口罩已然成了防范流感的人造屏障和武器,这些口罩的使用者们觉得是在对自己负责,以此取得心理上的某种慰藉。
对绝大多数戴口罩的人来说,是标准的现代科盲,不论你的学历高与低,只能说明你对流感与口罩的关系了解得太少。官方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中说得很清楚:“如果你没有患病,就不必戴口罩;如果你正患病,要戴口罩,尽量呆在家中,避免与人接触,保护好家人和他人;如果你正在护理病人,就应当戴口罩;所有口罩应经常清洗消毒。”校园里的口罩族们如果患病,肯定会被暂时隔离,被隔离后事后戴着口罩,我们看不到;还活跃在校园里的师生们,口罩对他们来说戴着不仅是一种累赘,而且可能因口罩内充满了自己吐出的气体不利于健康。口罩族的队伍越庞大,除了给商家带去滚滚财源,还给社会造成了浪费。如果仅仅是浪费也便罢了,此时形形色色的口罩无非是客串了一回奢侈品此而已。问题在于,口罩的流行给社会制造的紧张空气,其危害甚于其积极作用。现代社会,患敏感症的人渐多,戴口罩的多了给其他人造成的直接印象并不突出,一旦这个图景被搬到互联网上,虚拟社区的人们抽象地谈论流感和口罩,仿佛夜里谈神论鬼带来的恐怖远远大于白天谈论同样的话题一样,口罩脱销的议论越厉害,口罩族的议题越集体,人们对甲流感就越是感到不安。这种不安的感觉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光速般的速度传向各地,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如果说鬼神话题只是自己吓自己的话,看得见摸得着的口罩所闹得鬼,吓唬起人来可就是群体性的了。
甲流感时期口罩的走俏,是现代社会中“科学”变得时髦的结果。然而,科学越是时髦,伪科学便越是流行。以甲流感来说,不少人只看到了流感传播的可能性,没有弄清流感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在预防流感时往往简单地求助于小小的一布口罩,以为口罩封住了自己的鼻孔和嘴,便在自己和流感之间修建了一条临时的长城,便可以将流感拒之“长城”这道墙外了,这与其说是一种想像性的预防措施,不如说这种做法是象征意义的。如此迷信,是否该破除了?
摘掉你的口罩,用正常的心态对待流感疫情,做一个自信而负责公民,比盲目从众更有价值!
http://art.swust.edu.cn:1188/baokan/2009-9-18/XiKePingLun-LiuGanYuKouZhao.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