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压盛宴”变味了

(2009-05-29 12:38:51)
标签:

杂谈

夏天到了,气温高了,空气趋潮,食品容易变味。那些打着“精神食粮”的形形色色东西,也很难“免俗”。


重庆铁路中学高三、初三年级的老师们为了让学生们在升学考试前调整好心态,轻松应对大考,举办了一场“减压盛宴”,魔术、摇滚乐队、搞笑舞应有尽有,男老师们打了丝巾穿着长长的裙子跳起搞笑的舞蹈,引得学生尖叫大笑不止。(《重庆时报》5月27日报道)


不可否认,毕业生负荷一定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重庆铁路中学以娱乐方式缓解学生的压力,出发点不错,怎奈娱乐的方式未必得体。男教师集体穿裙子“翩翩起舞”,学生乐了,旁观者未必乐得起来。


模仿是人的天性,从初民时代到今天,人都是在模仿中适应社会。未成年人的成长,更是在自觉与不自觉地模仿中逐渐被塑造成“社会人”的。这其中,学校和大众传媒对他们的影响,超出了家庭的影响。教育机构不是知识的传声筒,而是知识的解读者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示范者。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担负着人类启蒙教育的重任,如果孩子们在启蒙时发错了芽,一旦心理上被烙上阴影乃至被扭曲,这种畸形的社会胎记很可能伴随孩子们终身。这本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常识,遗憾的是,有的教育工作者真的没有搞明白自己的职责,喜欢用时尚和标新立异来教育学生。男扮女装集体为学生表演节目,这种行为在舞台上已经有些变态,舞台空间被置换到校园空间,如此娱乐活动,既不合时宜也不得体,竟然被当作为学生解忧的高尚理由堂而皇之上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橘也好,枳也罢,好歹都是果品。而男人穿裙子跳舞,和中国的服饰文化格格不入,和传统的文化唱反调,给人以“人妖”表演的味道。如此“减压盛宴”,是不是变味了,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变味之嫌的东西,大约不适合在中小学校园里出现:“穿上裙子就能解压?”“这样的主意还是不错的,但是次数不能过多。”“社会在进步,也在变态。”


“减压盛宴”的是非,可能是个案。“减压盛宴”反映出的问题,可能是深层次的,这就是基础教育潜伏的危机。现在,指责高等教育是一种时髦。高等教育的体制问题、师资素养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基础教育的桩基如果没有打好,同样会引发高等教育这座大厦的倾斜。在高校呆了几年,最终发现大一新生的问题不少,抽烟、恋爱、作弊和脏话乃至心理问题……这些不良习气,不是大学校园传染的。如果追查责任,需要到基础教育哪儿去溯源。“减压盛宴”报道,让我看到的不只是中学教育的娱乐倾向,更是心理健康的危机。师范师范,师者为学生言谈举止的范本,假如范本被异化,责怪学生未免过于简单了一点。


救救老师!为了不让中国的教育变味,教师们还是少点哗众取宠的“盛宴表演”,多点遵从教育规律的传统示范吧。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0527/11/5AAMKDUE00011229.html

http://art.swust.edu.cn:1188/baokan/2009-5-28/XiKePingLun-JianYaChengYan-BianMeiLe.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