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选秀,不妨一试
(2009-05-22 01:36:37)
标签:
杂谈 |
由王小丫主持的央视二套名牌节目《开心辞典》日前正式启动首个以国学为主题的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据悉,该特别节目最终胜出的前九名选手均能获得北京大学国学班免试免费入学两年的奖励,经考试合格后可授予学位。消息一出,引发外界对“国学娱乐化”的热议。(《现代快报》5月21日报道)
预期学位的合法性问题和国学娱乐化的倾向,使得部分公众对这个节目有所争议。公众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学位授予有法可循,一档电视选秀节目许诺获胜者有望获得学位,最好先对照一下我国的《学位条例》,不相抵触才行。国学电视选秀节目的形式给国学教育蒙上一些娱乐化的色彩,也在所难免。不过,如果就此否认“开心学国学”的积极作用,则有失公允。
世界犹如一个大花园,这里绽放的所有花朵还无例外来自每一个民族。世界文明的功劳簿上永远也少不了中华民族的名字,世界这个“大花园”少不了我们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国学,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笼统说法,应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代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在大陆地区几乎被一刀斩断,国民的国学素养降到了历史新低。前几天,作家刘墉在传媒大学的讲座中,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国学素养,赢得掌声无数。台湾地区在继承国学文化传统方面,遥遥领先于大陆,两岸文化交流促使大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危机。惟一的办法就是补上国学教育这个大课。学校教育诵读和讲习典籍,是一方面,大众传媒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传播职能,担负起这个社会责任,是另外一个方面。尽管用娱乐节目的方式传播国学值得商榷,在没有出现更好的节目形态之前,《开心辞典》节目推出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其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毫无疑问将让正在进行中的“快女”黯然失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即便“开心学国学”是娱乐节目,也是寓教于乐的一档节目;即便有娱乐化的先天不足,其优势在于通过竞赛这个途径,促使选手先练好国学基本功,不诵读足够数量的文化典籍作品,胸无点墨,单靠自身的那点表演天赋,是没有资格到《开心辞典》的演播厅做客的。这是文化意义上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需要相应的文化积淀做资本。节目组称希望选手和观众“在轻松和愉悦中学到知识”,这个说法不算夸张。
有人说电视是天然的娱乐媒体,我不认同这个说法。电视是传媒,也是教育工具,广播电视大学就是由电视挑大梁的。电视的娱乐功能,从长远看可以加强,但需要走出“你是疯儿我是傻”的低级趣味的闹腾式的娱乐活动,可以向教育靠拢。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选秀节目需要扬长避短,减少娱乐化的倾向,追求真才实学的选拔标准,起到普及国学知识、提高公众的国学兴趣,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尽一份力。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完成了这档特别节目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的公务员考试增加国学基础知识科目,大学教育增加国学级别考试,这些政策杠杆的配合推出,可能更有实际意义。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0521/03/59QC5HN100011229.html
http://art.swust.edu.cn:1188/baokan/2009-5-21/XiKePingLun-GuoHuaShuaXiu-BuFangYiShi.htm
预期学位的合法性问题和国学娱乐化的倾向,使得部分公众对这个节目有所争议。公众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学位授予有法可循,一档电视选秀节目许诺获胜者有望获得学位,最好先对照一下我国的《学位条例》,不相抵触才行。国学电视选秀节目的形式给国学教育蒙上一些娱乐化的色彩,也在所难免。不过,如果就此否认“开心学国学”的积极作用,则有失公允。
世界犹如一个大花园,这里绽放的所有花朵还无例外来自每一个民族。世界文明的功劳簿上永远也少不了中华民族的名字,世界这个“大花园”少不了我们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国学,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笼统说法,应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代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在大陆地区几乎被一刀斩断,国民的国学素养降到了历史新低。前几天,作家刘墉在传媒大学的讲座中,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国学素养,赢得掌声无数。台湾地区在继承国学文化传统方面,遥遥领先于大陆,两岸文化交流促使大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危机。惟一的办法就是补上国学教育这个大课。学校教育诵读和讲习典籍,是一方面,大众传媒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传播职能,担负起这个社会责任,是另外一个方面。尽管用娱乐节目的方式传播国学值得商榷,在没有出现更好的节目形态之前,《开心辞典》节目推出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其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毫无疑问将让正在进行中的“快女”黯然失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即便“开心学国学”是娱乐节目,也是寓教于乐的一档节目;即便有娱乐化的先天不足,其优势在于通过竞赛这个途径,促使选手先练好国学基本功,不诵读足够数量的文化典籍作品,胸无点墨,单靠自身的那点表演天赋,是没有资格到《开心辞典》的演播厅做客的。这是文化意义上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需要相应的文化积淀做资本。节目组称希望选手和观众“在轻松和愉悦中学到知识”,这个说法不算夸张。
有人说电视是天然的娱乐媒体,我不认同这个说法。电视是传媒,也是教育工具,广播电视大学就是由电视挑大梁的。电视的娱乐功能,从长远看可以加强,但需要走出“你是疯儿我是傻”的低级趣味的闹腾式的娱乐活动,可以向教育靠拢。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选秀节目需要扬长避短,减少娱乐化的倾向,追求真才实学的选拔标准,起到普及国学知识、提高公众的国学兴趣,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尽一份力。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完成了这档特别节目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的公务员考试增加国学基础知识科目,大学教育增加国学级别考试,这些政策杠杆的配合推出,可能更有实际意义。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0521/03/59QC5HN100011229.html
http://art.swust.edu.cn:1188/baokan/2009-5-21/XiKePingLun-GuoHuaShuaXiu-BuFangYiShi.htm
前一篇:坍桥惨案拒绝“甩手掌柜”
后一篇:“幸运”谜团解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