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逻辑留点生存空间
(2008-10-21 12:18:14)
标签:
杂谈 |
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维持这一规律的原则是按照相应的逻辑法则。违反了逻辑法则,注定要闹出笑话。遗憾的是,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形形色色、荒诞不经的笑话正在从娱乐圈向其它领域蔓延。下面这则新闻,将这类笑话演绎到极致。
贵州省德江县委办和县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认真组织全县干部职工赴扶阳古城遗址参观旅游的通知》,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到“扶阳古城”旅游。根据文件要求,干部职工前往“扶阳古城”参观旅游的须达到51个团次,每团人数为195人,时间从9月29日起到11月18日,费用每人150元。(《广州日报》10月21日)
德江县以红头文件形式强迫全县干部如期完成“扶阳古城”旅游任务,看似滑天下之大稽,可惜这种做法绝非该县的发明创造。君不见有些地方斥巨资修建了机场,航空业生意萧条,为不让机场关门歇业,政府号召公务员出差必须做飞机的?君不见地方的啤酒厂的啤酒销路欠佳,地方政府以红头文件形式强迫喝本地喝酒的?君不见有轿车生产企业的地市,靠政府的指令统一出租车品牌本地化的?所有这些,都被冠以了“爱家乡”的名义,以政府指令的方式推行的。用市场的眼光看,不管是强迫旅游还是坐飞机、喝啤酒,哪一种做法不是在制造笑话?包括时下的“红色旅游”,也是响应号召前去变相支持老区经济的。
笑话多了,说明逻辑的生存状况有点不妙。倘使政府部门的每一项政策严格依照事物的规律行事,市场的事情归市场,行政的事情归行政,二者可以配合但不是结成“伴侣”,一切都在各自的逻辑原则下分别进行,逻辑的生存空间多了,荒诞不经的怪现象自然就减少了。相反,行政这只铁腕参与市场的东西多了,尤其是插手微观市场的事情多了,逻辑的位置在哪里?即便还有逻辑的牌位,也架不住行政命令三天两头的“垂帘听政”。以“扶阳古城”旅游为例,发展地方的文化旅游事业理由支持,但是,支持是有限度的支持,不是给旅游景点当售票员,更不能承包门票的销售。这样的“呵护”已经不是呵护,而是赤裸裸的合办。只要德江县委县政府不能做到强令全县的党政机关逐月轮番去“扶阳古城”捐款消费,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危机依然多多。德江县委书记杨频对记者说,组织干部职工旅游采取的是一种行政主导下的特殊开发模式,是在“扶阳古城”开发还不到位的情况下,积累开发经验。问题在于,一些所谓的“特殊模式”,刚好是将逻辑驱逐出了理性王国,只留下非理性的东西在那些“占山为王”。纵观一些地方失败的新政,多半都是逻辑被囚禁或被强暴的结果。
社会的存在离不开逻辑这个日常的必要元素,谁不给逻辑以最大的生存空间,最终失去生存空间的必然是与逻辑为敌者。这一点,不知道那些现实版的“笑话大王”们可曾意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