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明评说
海明评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821
  • 关注人气:19,4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成果应走出“待字闺中”时代

(2008-10-19 12:04:50)
标签:

杂谈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17日发布的《2007年北京高校技术转移统计报告》显示,北京高校技术输出额落后湖北,位居全国第二。在北京技术输出额第一的清华大学在全国排名第四位。前三名分别为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除清华大学外,北京高校仅北京科技大学排名第20位。(《京华时报》10月19日)


在技术输出方面,国内的理工科王牌院校清华大学“屈居”第四,确实出乎所料。更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北京市技术输出的亚军北京科技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为第20位。北大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一批工科院校,统统被挤出前20名,这对于号称高校第一的北京市,显然颇为尴尬。


北京高校的科技成果为何不敌浙江、重庆、山东的高校,输出金额不敌湖北?两个考核指标均不占优势的原因是北京市高校的科技成果要么停留在论文阶段,要么留在实验室,待字闺中。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不同,离开现实的生产力,科技活动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高校的科技成果待字闺中现象,应该不是北京市一家的事情,而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于这种不正常现象,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林耕给出的诊断是,高校重视论文、奖项和发明,轻视科技成果转化。这样的解读只看到了表面,而没有分析深层的原因。


高校的科技成果远离市场,长期处于“待字闺中”时代,与高校的科研管理断层有关。重视科研工作,是所有高校的基本功。在资金投入、政策倾斜诸方面,每所高校都使出浑身解数,充分挖掘各自科研人员的潜力。问题在于,现行的高校科研评估体系在于只看形而上层面的发表论文情况和申报的课题以及课题的完成情况。只要这两大项在数量和级别(论文的几大检索,课题级别的高低)达标,科研人员和高校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至于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以及能不能真的转化为生产力,关注的人实在不多。至于个中原因,恐怕与论文和课题的转化困难有关。假设科技论文和科研项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起码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转化会比较重视,谁不想把科研成果变成直接的现实生产力,然后从中获取可观的知识产权利润?不热衷,很可能与相当一批论文转化不成现实生产力有关。据悉,某地曾每年给所在地的高校亿元以上的科研经费,几年下去,很少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原因是科研论文的质量不高,所以出钱的地方财政当了多年的“冤大头”。他们现在已经意识到高校科研成果的水分太多,开始学会捂自己的钱袋子了。由此表明,科研成果“待字闺中”不是科研人员和高校的市场意识不高,而是“科研成果”多半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在走廊里当炫耀的资本可以,走进生产车间很可能成为当代版的南郭先生。


结束科技成果“待字闺中”时代,不是赶鸭子出笼,把科技成果拿出来卖,关键在于是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敢摆摊来卖,在于客户买走后会不会回过头来维权(数年前,四川某著名学府的医学成果被制药公司起诉,因为该成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可见,“待字闺中”与科研成果的含金量有关,科研成果要走出“待字闺中”时代,科研人员还得正心、修身,不骗取科研经费,不在科研中弄虚作假。如果我行我素,市场会让中国的科研工作者集体现丑的。

新闻链接:http://news.sohu.com/20081019/n26011109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