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50年一遇的冰雪天气,在造成灾害的同时,也给南方人送来一道堪称罕见的“自然景观”。一方面是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观,一方面是饱受灾难的民众。悲喜交织,绘就了这幅特殊的“南方雪景图”。有人选择了去灾区“赏景”。
广东上开封村是京珠北高速沿线受灾最早、现在还有厚厚冰雪的几个村落之一,许多游客开车携着老婆孩子或女友来此玩冰雪。村民说,他们觉得很不习惯这样被人关注,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冷冷地看着游客们在还结着冰柱的房屋前喜笑颜开。(《南方都市报》2008年2月12日)
春节期间,对没有遭受冰雪灾害的市民来说,携带家眷,驾车到有冰雪的地方玩耍,要说也是蛮够惬意的。怎奈眼前的这幅“雪景图”上,一半是自然风光,一半是受灾的百姓。观赏这样的风景,如果纯然是少数几个人的事情,可能人走茶凉,顶多让灾民感到不自然而已。一旦被记者“定格”,被媒体报道出来,即刻有了道德层面的争议:灾区成旅游景点,游客到灾区玩耍,究竟是“赏景”还是“看灾”?
从游客的角度看,赏景未尝不可。春节放假,在家闲着没事,人们有选择出游的权利和自由。出游就是寻找乐趣。物以稀为贵,趣以少为乐。到郊外看溜冰赏雪,愉悦精神,何错之有?况且,上开封村那里,又不是正在抢险救灾,“我们”这些游客良知荡然无存,故意隔岸观火。有人支持这个观点:“无可厚非。大家一起去痛苦就好了吗?”“不嬉笑的都对着电脑忧国忧民忧生活呢,哪有闲钱去旅游?”
从灾民的角度看,别是一番滋味。冰雪超量,对于民以食为天的村民而言,再美的自然景色,已经非常次要的事情了,他们不得不为生存挣扎。为有水吃,全村不敢关上水龙头(关上即结冰);缺乏食品,全村靠政府救济了每人5根火腿肠过的年。面对在村外嬉闹的游客,部分村民觉得不自然,甚至顿生厌恶,自在情理之中。几家欢乐几家愁,本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我在发愁你在逗乐,搁在谁身上也不是滋味。上开封村民对外来人的“冷漠”,不是没有道理。诚如有人所说:“把自己的开心加在别人的伤口之上,昧心没肺。”
在我看来,游客到灾区“赏景”招致非议是常态,没有任何异议才反常。上开封村的“雪景图”中,悦目的景色和寒心的灾情并存,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面对这幅灾祸并存的雪景图,都不该无动于衷,只顾自己高兴,不管他人感受,纵然不是失德的写照,起码也很不得体,有失礼貌,因为自己是在以兴奋的心情“看灾”,无视了他人的疾苦。媒体的报道对此做法提出批评,那些驾车在上开封村的游客们,确有反思的必要。
最后,想补充一句,报道中“驱车踏雪,美女轻裘,他人起舞,我自独愁。”记者的这个得意之笔,并不贴切。“驱车踏雪,美女轻裘”的施事者是游客,后两句改作“游客起舞,灾民忧愁”,主宾才不至于混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