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清股”结果存疑

(2007-07-15 11:58:16)

自2005年9月以来,山西开展清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工作,共有1126人申报投资入股煤矿1.7亿元,入股人员已于去年底前全部撤出资金。通过查处案件,该省没收追缴违纪违规资金1700多万元。(《检察日报》2007年7月15日)

清理官员入骨煤矿,将近两年的时间,清出1.7亿元的股份,这份反腐“战果”,从绝对数字上看,并非不可观,但从连绵不断的矿难以及每次矿难涉及到的腐败案件看,未免显得有些“寒酸”。正因为这样,笔者对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的这项整治活动,存有疑虑。

存疑之一,山西清理出的这1.7亿元违规股份,是全部“剿灭”还是“冰山一角”?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省共有1126名公务员和国企负责人参与煤矿入股。报道没有详细披露这1126名“股东”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也没有介绍山西全省共有多少个县和乡镇,如果平均分摊,每个乡镇以上的国家机关中,能有几人心甘情愿为当地的煤矿建设做“贡献”?如果一个乡镇以上的政府机关,才折合两三个,能令人信服吗?“百度知道”提供的数据是,截止到2001年4月,山西省共有119个县(市),1198个乡(镇)。众所周知,山西乃产煤大省,虽不敢说每个乡镇都有煤矿,至少80%以上的乡镇有煤矿企业。1126:1198,就这还不包括县、市的官员入股,一个乡镇政府机关平均不足1个工作人员参股,这可能吗?

存疑之二,这1.7亿元的后面,是多少条矿工的鲜活的生命被吞噬?“官股”向众多煤矿渗透,想必不是去扶贫的,逐利才是真正的目的。入股到哪家煤矿,股东就是哪家煤矿的人了,自己的煤矿需要扶持一把,不帮最终吃亏的是入股的官员自己。没有一次矿难的背后,不和人祸有关联。可想而知,被清理出的这1.7亿元“官股”,沾染了多少矿工的鲜血?这笔账,审计部门如何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如何给死伤的矿工一个交待?

存疑之三,股份“分红”为何如此之低?1.7亿元的股份资金,仅有1700万元的违纪违规资金被收缴。也就是说,每10元钱的股份,几年下来,才有1元钱的分红利润,即便到银行存款,也比这低不了太多吧?“官煤股”的红利为何这么可怜?要么这些官员入的是干股,亦即“政治股”;要么是煤矿的利润不高,没有多少“煤油”可榨取。山西煤老板亿万富翁多入牛毛,显然后一个原因难以成立。至于干股嘛,退出的“股金”,才是真正的“红利”!

存疑之四,清股处分如此之轻?报道称,山西省的清股活动,是按照《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处理的。而这个规定,确实只要求禁止,违规的退出则既往不咎。然而,这样的“以廉为本”,是否过于菩萨心肠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为了惩戒这些以机谋私的贪婪人物,应该让他们以相同的资金上交国库才可以。不然是刹不住这股歪风的。”

清股不是目的,官清则煤洁,煤洁则祸少。清股有如割阑尾,割不净,后患依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