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砸星运动“砸”出了什么?

(2007-04-16 10:57:40)

15日下午,印有“砸星运动——坚决破坏所谓明星的金字招牌”的红色条幅拉在郑州市二七广场入口前,4月8日曾经在绿城广场砸毁自己珍藏的刘德华专辑的女大学生贝贝及其参加“砸星运动”的11人,正在撕毁时下走红超女海报。(《郑州晚报》4月16日)

正如文化有人在建构,同时也有人在解构一样,媒体可以不停地“造星”,却挡不住民间人士以自己的方式“砸星”。在这两起小规模的“砸星运动”中,刘德华的光碟、“超女”的海报,成了以贝贝(应该是化名吧)为首的“砸星组织”“剿灭”的对象。郑州警方将“砸星”活动定性为“非法集会”,并警告不得再继续下去。看来,贝贝们的“砸星运动”,要么是昙花一现,要么是涉嫌违法。二者之间如何取舍,只能由“砸星组织”自己决定了。

笔者并不过于关注“砸星组织”的“寿命”几何,而想探究的是,女大学生的这个“砸星运动”,究竟“砸”出了什么。

在今天的娱乐语境下,“明星”的隐喻是名利双收。许多人渴望变成明星,“善解人意”的媒体,推波助澜,提供“造星舞台”。大众传媒和公众的狂欢,使得明星的绝对拥有量急剧膨胀,明星除了经济收益可观之外,其它方面的素质呈下滑趋势。这种娱乐导向,对青少年的危害,明星本人也许意识不到。但是,作为“文化建筑物”缔构者的大众传媒,应该预料到这一点。该“计划生育”的时候反而加快造星力度,明星“过剩”,不过是个时间的早晚问题。现在,有人站出来和“造星”节目(超女)唱对台戏,不管其动机如何,对于正在热衷造星的媒体而言,都该好好扪心自问一下:自己“造星”的目的是什么,缘何会有人对“造星”如此咬牙切齿,甚至到了用轻微暴力砸毁的地步?

“砸星运动”受到警方的警告,如果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继续以“公益”的名义、用极端的方式“砸星”,很可能因此砸了自己的脚。被动之余,砸星的发起人贝贝,也有冷静头脑、面壁思过的必要。“超级女声,……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不能改变你们精神的贫瘠,你们丧失的不但是自己,同时,你们歪曲的人生经历也深深地影响着那些追随你们的青少年……”这固然是你的心声,作为一个公民,也有发出自己呼声的权利和责任。只是别忘了,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包括即将开始的《快乐男生》,他们持有广电总局的批文,意味着他们的活动合法。用极具暴力色彩的“砸”字去对抗,显然不是法治社会所能允许的。你可以声讨,可以制造舆论声势,惟独不得以砸、撕的方式,因为这是在搞破坏,并且是在煽动公众的非理性情绪。这些后果,不知贝贝们可否仔细想过?

“砸星”活动,从一个侧面表明,“星危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这预示着,“明星”的腐朽速度,正在加快。其实,对于形形色色的所谓“明星”,用不着榔头砸,他们会自行灭亡的。如果真要砸,也该有关职能部门以法规的形式去“砸”。所以,希望贝贝还是以揭露“星危害”为己任,别失去群众基础,别涉嫌违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