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明评说
海明评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522
  • 关注人气:19,4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您赞同洪战辉的辩白吗

(2007-04-12 11:29:36)

4月7日,洪战辉在一场报告会后,推销自己的新书,并且说每本他可以提成1.5元。现场听众质疑此举有损道德楷模的形象。洪战辉表示,不能只做个道德符号,更想像个普通人一样挣钱、生活。(《河南商报》2007年4月12日)

出书,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推销自己的书,只要不是强制性的摊派,也未尝不可。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洪战辉,能写书并正式出版,已属不容易;想方设法把新书卖出去,心情可以理解。让他感到委屈的是,为什么有的名人在公众场合吆喝自己的书没事,偏偏他这个学生作者叫卖新书,就遭到质疑呢?不平则鸣。洪战辉开始替自己辩白了。

问题是,如此一番辩白,能让质疑者改变先前的看法吗?我怀疑。

诚如有人所说:“无可厚非,但不合时宜!”“不合时宜”四字,算是找到了“病根”。可以设想,假如洪战辉是娱乐圈的名人,在公众场合不失时机地推销他的新书,兴许也有人发表不同的看法,至少不会将这种微词上升到“道德”的高度。遗憾的是,洪战辉则没有这个“福分”。此话怎讲?因为洪战辉从默默无闻到闻名全国,从来都是以“道德楷模”公开亮相的,包括他设立“洪战辉基金”向国内外“化缘”,无不是打着献爱心的旗号来行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公众的心目中,洪战辉早已不是那个带着拣来的妹妹艰难求学、供养有病的父亲、资助其他困难同学的普通学子洪战辉,不论他承认与否,“洪战辉”早已变成一个符号,一个道德符号,一个染不得丝毫铜臭气的道德符号。哪怕是他本人玷污这个符号,公众要么很失望,要么会生气。利用报告会兜售新书,并且直接谈优惠折扣,这是任何一个道德楷模的大忌,洪战辉偏偏要破这个忌讳,遭到非议,究竟是怨公众心胸狭窄,过于苛求于他,还是他本人为人处世不得体,相信绝大多数人会作出一个基本的评判。

洪战辉敢于发出“不做道德符号”的口号,精神固然可嘉。只是他忘记了,没有了这个“符号”,“还俗”后的他,还能引起公众的注意,吸引媒体为之竞折腰吗?我看有些玄。

任何时代,都需要一些“道德符号”作为标竿,给世人以镜鉴作用。这些被公众精挑细选出来的“道德符号”,必须远离世俗,至少不能公开侈谈钱字。不然,符号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这个“符号”也就是不起眼的凡夫俗子了。

洪战辉的书,如果确实不错,走市场发行的路子,让市场去推销,岂不更好?如果实际价值不大,单靠洪战辉的名气去推销,热销一阵子也许问题不大,能否被人广为收藏、阅读,则是另外一回事。凭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挣钱固然光荣,前提是不能倚重舆论赋予你的光环行事。舆论,可以载舟,自然也可以覆舟啊。

面对质疑,心平气和一点,反思一下公众中间为何会有“杂音”,进而反省自我,才最明智。年轻的洪战辉,是否该通过此事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定位:鱼和熊掌尚且不可兼得,何况道德符号和金钱利益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