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不是秘密武器
□王欢妮
10月21日,今年刚从某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的程语辉,通过自己的“明码实价”简历,拿到了某知名房地产公司的录用通知。她的简历对自己的能力及不足来了个“明码标价”,乍一看,就像一个“价目表”。(《华西都市报》2006年10月22日)
程语辉确实成功的利用一份别出心裁的求职简历,敲开了用人单位的大门。不可否认,程语辉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小才能的。和其他毕业生在制作求职简历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不同,她不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敢于明确的为自己的这些素质进行估价,给人有货真价实的感觉。相信从这份简历当中,用人单位不仅读到了程语辉各项素质的报价单,而且也会从中理解到她的创新能力。
与其说是,“明码实价”的简历,让程语辉轻而易举地走进用人单位的招聘大门,不如说是她那与众不同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她与其他应聘者竞争的时候,给了她超人的法力。但是,最终使她获得比较满意的工作的,并不是她那“明码实价”的简历。该公司的万经理表示,她得以应聘成功,真实的原因是她在后来的笔试及面试中表现出色。
每年只要临近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学校里面人气最旺的,肯定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文印店。哪家的封面图案多,哪家的版面设计新颖,哪家文印店的生意肯定火爆。老板们不就图个利吗。但是学生图个啥,说白了就是想要一张超凡脱俗的“脸”。估计这张“脸”在文印店可不好找,老板们能力再强,也决不可能做到千人千面,唯一能办到的就是在同一张“脸”上,化上不同的彩妆。自己不动脑筋,还想脱颖而出的毕业生,功夫是不能用在文印店的!
即使文印店能把求职简历的造型问题解决了,它也解决不了这些急于求职的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问题。一个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如何反映到求职简历当中,只有毕业生自己才能解决,其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并且一个毕业生专业技能的高低,社会经验的多寡,个人性格的好坏,也绝不是几张纸说得清楚的。要证明,只能用自己的真才实干。
很多大学生,一进入大学校门,就像是被放飞的小鸟,以为不会再有像高中阶段学习的紧迫和压力。他们被这份渴望已久的“自有”深深吸引,或是流连于花前月下谈情说爱,或是深埋在网络世界游戏战斗……潇洒地走过大学四年,要找工作了,先是埋怨老师没有教给他们太多实用的东西。不满之余,只好寻求一些华丽的装饰来掩盖自己的弱点。然而,一旦真相昭然若视,暗自神伤地终归还是作茧自缚的人。
毕业求职者唯一有杀伤力的秘密武器,只能是较好的综合素质,它包括过硬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个人品格。与那些肤浅的装饰相比较,这些是内化的素质,只有真正拥有了这些东西,才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毕业求职者请注意,求职场上危机四伏,修炼素质才是最重要的,唯有此面对竞争才能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