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笑场何必怪观众

(2006-09-03 11:16:41)

 

近几天,电影《夜宴》在几个城市点映后,听到不少批评。针对台词常常出现笑场,编剧盛和煜感觉十分苦恼:“我的台词写得很牛的,记者怎么就看不懂呢。”虽然笑场与编剧无关,他希望大家就事论事,不要批评整部影片。(《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9月3日)


看电影不让笑,说起来有点奇怪。听了盛编剧的一番话,总算明白他的“道理”了。原来,他编写的《夜宴》电影剧本,是仿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按照“悲剧”的标准写的;冯小刚执导《夜宴》,也是朝着拍摄“悲剧电影”这个目标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观众接连不断的“笑场”,让《夜宴》的“爹娘”们很恼火。盛编剧埋怨观众,说他们“水平不高”,因为他给艺术专业的学生讲解《夜宴》,学生尚且能够理解编剧的意图;转而他又埋怨记者,希望有机会和记者好好谈谈。看来,观众不严肃的发笑,记者披露外界对《夜宴》的批评,惹得编剧生气、导演无奈、演员尴尬……


《夜宴》点映频频遭遇笑场,编剧反过来责怪观众,甚至贬低其鉴赏能力,合适吗?


看电影在本质上属于娱乐消遣的方式。这种定性,对绝大多数影片而言,能博得观众由衷的笑声和掌声,比一百篇吹捧性质的影评文章更重要。真正严肃题材的剧本,真正催人泪下的悲剧题材影片,观众只会报以掌声,而不会发笑,更不可能哄堂大笑。一部影片,遭遇笑场,编剧和导演不该嫁祸于观众,而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看看毛病究竟出在哪个环节,是编剧、导演、演员的疏漏造成的,还是观众欣赏水平低下的缘故。盛编剧自称“我的台词写得很牛的”。言外之意,是观摩点映的记者观众,自身的艺术细胞太少,因此倒喝彩的。


笑场也好,被逗笑也罢。笑与不笑,与影片的主题有很大关系。真正的悲剧作品,观众不会开怀大笑的,也不至于引发笑场。众所周知,“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题”,乃《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的经典台词,也是剧本的主题。《哈姆雷特》从英国走向全世界,经久不衰,始终没有听说有人边看《哈姆雷特》边发笑的,究其原因,无非是这是名副其实的悲剧作品而已。《夜宴》呢,盛先生说,他将《夜宴》的主题确定为“欲望”。如果说生死抉择的“生存还是死亡”没法让人发笑的话,那么,人人都有的形形色色的“欲望”,本身就不是特别严肃的话题,甚至充满滑稽和荒唐,人们嘲笑一些人奇怪、不可理喻、过于贪婪的“欲望”,不是观众的错。要追究责任,只能怪编剧和导演选择错了主题。


观众笑场,和演员有关。挑选喜剧演员加盟悲剧题材影片,已经犯了大忌;再让喜剧明星当悲剧影片的主演,也许导演能控制住演员的表情,不许他发笑,但喜剧演员的幽默,还是能被观众解读,或者说被再生产出来。《夜宴》遭笑场,错在“用人失误”。


此外,剧本中厉王不要皇后睡觉的时候“蹭被子”,本身就不是非常得体的悲剧语言。再从一个喜剧演员嘴里说出来,喜剧效果十足,你说怪编剧、导演还是怪观众?


把悲剧题材的电影拍成不严肃的电影,该反思的是编剧和导演,何必一味怨观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