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净化视频,如何分辨恶搞还是善搞?

(2006-08-15 11:54:36)

广电总局目前正在制订的互联网视频新管理条例有望8、9月份正式出台,对视频网站放任自流的违规现象进行“围剿”。以后,一些中小网站将难以为生,前不久大闹网络的胡戈恶搞《无极》以及《鸟笼山剿匪记》等网络短片也将被视作违规。(《北京娱乐信报》8月15日)

即将亮相的互联网视频新管理条例,暂时还难以得知其细节。不过,听信报记者的口气,“围剿”网上恶搞,当是这个新条例的重要内容。利用互联网恶搞、戏说,以后看来得悠着点了,以免以身试法,在互联网上触犯法网,自讨苦吃。记者就此连线胡戈,有没有这方面的寓意,不得而知。不过,从胡戈的先喜后忧,不难猜测,这个年轻的“网络剪辑大王”,对广电总局即将颁布的新规定,比一般人更关注。

视频确实需要净化。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尤其是视频,无规矩不以成方圆,没有法律的框框约束,视频技术势必有被滥用的危险。然而,净化视频,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互联网视频主管部门,制定的法规,稍有不慎,很可能矫枉过正,造成新的麻烦。酝酿中的互联网视频新管理条例,也不是没有“弄巧成拙”的可能。这也是广电总局需要意识到的。

互联网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人们争议不一。其实,作为重大技术文明成果之一的互联网,它本身既不是天使,更不是魔鬼。互联网之所以被注入此类“感情色彩”,是某些人类使用网络技术的不当目的造成的。所谓的“恶搞”,正是指的这一类。广电总局准备打击的,也该是这类恶意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不健康文化、舆论、信息者。

问题接踵而来。只要承认有恶搞,就得承认有善搞,同时还可能存在不恶不善的中搞。净化网络视频,须首先分辨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胡戈改编的视频作品为例,有人指责他是恶搞。我固然不赞成胡戈的做法,值得反思的是,假如胡戈真的是恶搞,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支持胡戈?一个人的意见可能偏差,一个群体的(比如说,胡戈的FANS)吹捧不理智,更多的群体不反对,显然需要扪心自问了。作为法规的制定单位,不事先界定好恶搞、善搞还有恶搞与善搞的那个边缘搞法——我称之为“中搞”,恶搞定义的模糊,势必给今后的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胡戈的作品,我保证不是善搞,他是不满陈凯歌等人的影片,赌气去再创作的。但如果就此说他是恶搞,未免上纲上线了。新条例实施之后,如何对待胡戈们的“中搞”,广电总局的先生们,不能不考虑啊。

笔者以为,“恶搞”应具备几个必要的基本要素:动机恶意、效果恶劣、造成侵权,有悖于社会公德。如果不被这些要素的网络视频创作,就不该被当作“恶搞”进而制裁它。倘若把“中搞”列入“恶搞”名单,一并收拾,扼杀的是普通公民的创造力。那样一来,对互联网的发展,何尝不是弊大于利?

不放过恶搞,不殃及善搞、中搞,是我们对视频新管理条例的最大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