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必要朝九晚五吗
□刘海明
工作时间“朝九晚五”,一度被叫得很响。不过,呼声最高的,是党政机关,而不是别的行业。企业的生产按8小时的工作时间安排,工人想朝九晚五,即便中午不吃饭,提前1小时保质保量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仍有难度,除非企业制定的日生产计划过低,而这又不符合经济生产的规律。服务领域,节假日尚且不放假,引进“朝九晚五”工作制,不仅不利于消费者,更不利于商业企业自身。教育领域呢,适合不适合搞“朝九晚五”?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汪风雄17日通过媒体热线电话,与市民共话16日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素质教育8条规定。规定中有一些令家长高兴的措施,例如鼓励中小学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解决学生早出晚归、睡眠不足的问题。(《中国青年报》2006年2月18日)
四川意欲在中小学推行朝九晚五,这个“全国第一”的设想,确实够前卫的。浏览了一下网上的评论,鼎力支持的帖子,没有发现。家长口头上赞成的同时,却担心因为减少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临近升学时成绩不理想,“损失”更大;中小学教师也不叫好,他们觉得,只要现在的考试制度还存在,“朝九晚五”就能以真正得到实施。有个老师说,小学的各类测试经常举行,考试完还要排名次,成绩不理想家长不乐意,学校领导也不干,老师更是胆战心惊。由此可见,我们的考试制度,决定了学校和家长,都是“朝九晚五”的抵制者,而不是支持者。别看热线电话中参与讨论的家长情绪激动,真正冷静下来考虑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升入重点中学、大学的希望因此渺茫,或者不得不支付高价学费之时,学费这个特殊的“经济杠杆”,足以孤立中小学校的“朝九晚五”作息时间。
再者,中小学实行一种政策,应该城乡平等。然而,按照汪副厅长的说法,四川农村的中小学,可以不执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全省中小学校作息时间的二元化,也不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要么农村的学校跟着城市的学校走,要么城市的学校跟着农村的学校走。这样一来,愈发动摇了“朝九晚五”的稳定性。假如没有实行“朝九晚五”的农村学校的升学率明显高于城市学校,城市中小学的校长们内心里能不急吗?会不会私下废除“朝九晚五”,只是等有检查组来检查工作时,才做个“朝九晚五”的样子给外界看?
教育行业不是机关,没有硬性的工作指标。学校有既定的教学任务(从这一点上说,学校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不完成,或者完成得不好,其声誉就要受到影响。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出发点很好,想减少学校在校的上课时间,用心之善,无人否定。只可惜,“朝九晚五”的这张“处方”,开得未必对症。如果放学时老师照样布置作业,中小学生回家后还得完成,学习的性质没变,只不过学习的场所,从学校搬到了家里而已。“朝九晚五”,于孩子们有多大意义?
中小学的作息时间,还是由学校自己做主得好,别动辄拿行政命令去干预。
□刘海明
工作时间“朝九晚五”,一度被叫得很响。不过,呼声最高的,是党政机关,而不是别的行业。企业的生产按8小时的工作时间安排,工人想朝九晚五,即便中午不吃饭,提前1小时保质保量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仍有难度,除非企业制定的日生产计划过低,而这又不符合经济生产的规律。服务领域,节假日尚且不放假,引进“朝九晚五”工作制,不仅不利于消费者,更不利于商业企业自身。教育领域呢,适合不适合搞“朝九晚五”?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汪风雄17日通过媒体热线电话,与市民共话16日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素质教育8条规定。规定中有一些令家长高兴的措施,例如鼓励中小学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解决学生早出晚归、睡眠不足的问题。(《中国青年报》2006年2月18日)
四川意欲在中小学推行朝九晚五,这个“全国第一”的设想,确实够前卫的。浏览了一下网上的评论,鼎力支持的帖子,没有发现。家长口头上赞成的同时,却担心因为减少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临近升学时成绩不理想,“损失”更大;中小学教师也不叫好,他们觉得,只要现在的考试制度还存在,“朝九晚五”就能以真正得到实施。有个老师说,小学的各类测试经常举行,考试完还要排名次,成绩不理想家长不乐意,学校领导也不干,老师更是胆战心惊。由此可见,我们的考试制度,决定了学校和家长,都是“朝九晚五”的抵制者,而不是支持者。别看热线电话中参与讨论的家长情绪激动,真正冷静下来考虑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升入重点中学、大学的希望因此渺茫,或者不得不支付高价学费之时,学费这个特殊的“经济杠杆”,足以孤立中小学校的“朝九晚五”作息时间。
再者,中小学实行一种政策,应该城乡平等。然而,按照汪副厅长的说法,四川农村的中小学,可以不执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全省中小学校作息时间的二元化,也不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要么农村的学校跟着城市的学校走,要么城市的学校跟着农村的学校走。这样一来,愈发动摇了“朝九晚五”的稳定性。假如没有实行“朝九晚五”的农村学校的升学率明显高于城市学校,城市中小学的校长们内心里能不急吗?会不会私下废除“朝九晚五”,只是等有检查组来检查工作时,才做个“朝九晚五”的样子给外界看?
教育行业不是机关,没有硬性的工作指标。学校有既定的教学任务(从这一点上说,学校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不完成,或者完成得不好,其声誉就要受到影响。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出发点很好,想减少学校在校的上课时间,用心之善,无人否定。只可惜,“朝九晚五”的这张“处方”,开得未必对症。如果放学时老师照样布置作业,中小学生回家后还得完成,学习的性质没变,只不过学习的场所,从学校搬到了家里而已。“朝九晚五”,于孩子们有多大意义?
中小学的作息时间,还是由学校自己做主得好,别动辄拿行政命令去干预。
前一篇:说说高校报销“洗脚费”
后一篇:市长的道歉有多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