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加薪,缘何花钱落埋怨
□刘海明
2006年中央政府为公务员整体加薪,为社会广泛关注。增加薪水,哪怕幅度再小,也是好事,赢得掌声和喝彩正常,招致非议反倒是怪事。和以往一样,此次加薪,舆论的反应,批评的声音明显超过支持声音。耐人寻味的是,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公务员在内的加薪受益者,非但不领政府给他们涨工资的这个“情”,反而好不掩饰其不满。这真乃“咄咄怪事”。天底下,花钱落埋怨办事,从来都不是明智的做法,中央政府给公务员加薪,为何偏偏干这种好心不讨好的“亏本买卖”?
一个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曾说,第一次给公务员加薪,他举双手欢迎;第二次加薪,他举一只手支持;第三次加薪,他举手反对。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降,2006年的加薪,是第八次给公务员涨工资了。其中有五次,是在2000年以后进行的。不到七年的时间,加薪的次数多达5次,频度之频繁,超出了人们的预想。每次和公务员加薪无缘的其他阶层,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会不会有意见,甚至产生不满,自不必说。就是受益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从业者,他们对频繁加薪,仍然颇有微词,我想,我们的政府该扪心自问这究竟是为什么了。
加薪,前提是财政足以支持。现阶段,我们国家的财政状况也许不错,有能力给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加薪。但是,地方财政呢?县市财政普遍欠佳,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即便是省级财政,也未必满足得了加薪的需求。据说,不少西部省份的公务员加薪问题,是中央政府要求发达省份财政拨款“支援”的。也就是说,一旦有哪个发达省份的纳税人坚决反对“加薪型扶贫”,西部省份公务员已经加了的薪,很有可能“断炊”。那时,尴尬的是谁?
“加薪刺激消费”论和防止公务员队伍滋生腐败论,历来是公务员加薪的两大借口。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谁来刺激,不是人为指定特殊的“刺激群体”就能如愿以偿的。经济的刺激与否,关键看全民敢于不敢于消费,一句话,全体国民的口袋鼓还是瘪,决定着消费市场的走向。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情况怎么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了。春节期间,笔者在南宁市过年。因为液化气价格上涨过快,在一些家属区,经常可以看到贫困城市居民用木材在路上烧火做饭。除夕那天晚上,我专门出去转了转,在一个小区里,便发现两个妇女埋着头在楼外烧火,她们连抬着头做饭的勇气都没有,如果听说政府又在张罗着给公务员加薪,你说她们该有何感慨?由此,可以理解多拿了薪水还在发牢骚的公务员们,他们更有一种平民意识,和起码的人文关怀,知道自己并不是最穷,也不是最需要加薪扶贫的对象。
几年前,香港的经济形势不好,特区政府曾给公务员降低工资,以此和香港市民共患难。加薪与“减薪”,虽然金额相差不大,可是,意境相去甚远啊。
“公平”固然是个抽象的名词,但公平却分明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公务员加薪屡屡遭到反对,反映出来的是个人心向背的问题。不为别的,因为不公平,被加薪者得拿的那点薪水,对他们意义不大,而贫困差距,却人为地增加了。
公务员加薪,应该缓行。
□刘海明
2006年中央政府为公务员整体加薪,为社会广泛关注。增加薪水,哪怕幅度再小,也是好事,赢得掌声和喝彩正常,招致非议反倒是怪事。和以往一样,此次加薪,舆论的反应,批评的声音明显超过支持声音。耐人寻味的是,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公务员在内的加薪受益者,非但不领政府给他们涨工资的这个“情”,反而好不掩饰其不满。这真乃“咄咄怪事”。天底下,花钱落埋怨办事,从来都不是明智的做法,中央政府给公务员加薪,为何偏偏干这种好心不讨好的“亏本买卖”?
一个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曾说,第一次给公务员加薪,他举双手欢迎;第二次加薪,他举一只手支持;第三次加薪,他举手反对。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降,2006年的加薪,是第八次给公务员涨工资了。其中有五次,是在2000年以后进行的。不到七年的时间,加薪的次数多达5次,频度之频繁,超出了人们的预想。每次和公务员加薪无缘的其他阶层,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会不会有意见,甚至产生不满,自不必说。就是受益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从业者,他们对频繁加薪,仍然颇有微词,我想,我们的政府该扪心自问这究竟是为什么了。
加薪,前提是财政足以支持。现阶段,我们国家的财政状况也许不错,有能力给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加薪。但是,地方财政呢?县市财政普遍欠佳,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即便是省级财政,也未必满足得了加薪的需求。据说,不少西部省份的公务员加薪问题,是中央政府要求发达省份财政拨款“支援”的。也就是说,一旦有哪个发达省份的纳税人坚决反对“加薪型扶贫”,西部省份公务员已经加了的薪,很有可能“断炊”。那时,尴尬的是谁?
“加薪刺激消费”论和防止公务员队伍滋生腐败论,历来是公务员加薪的两大借口。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谁来刺激,不是人为指定特殊的“刺激群体”就能如愿以偿的。经济的刺激与否,关键看全民敢于不敢于消费,一句话,全体国民的口袋鼓还是瘪,决定着消费市场的走向。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情况怎么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了。春节期间,笔者在南宁市过年。因为液化气价格上涨过快,在一些家属区,经常可以看到贫困城市居民用木材在路上烧火做饭。除夕那天晚上,我专门出去转了转,在一个小区里,便发现两个妇女埋着头在楼外烧火,她们连抬着头做饭的勇气都没有,如果听说政府又在张罗着给公务员加薪,你说她们该有何感慨?由此,可以理解多拿了薪水还在发牢骚的公务员们,他们更有一种平民意识,和起码的人文关怀,知道自己并不是最穷,也不是最需要加薪扶贫的对象。
几年前,香港的经济形势不好,特区政府曾给公务员降低工资,以此和香港市民共患难。加薪与“减薪”,虽然金额相差不大,可是,意境相去甚远啊。
“公平”固然是个抽象的名词,但公平却分明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公务员加薪屡屡遭到反对,反映出来的是个人心向背的问题。不为别的,因为不公平,被加薪者得拿的那点薪水,对他们意义不大,而贫困差距,却人为地增加了。
公务员加薪,应该缓行。
前一篇:缅怀王选的“时态”论
后一篇:元宵节VS情人节,文化被娱乐挤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