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杭州一家名为“老正兴”的港式中餐厅向社会推出5桌预订豪华年夜饭,最贵的一桌竟达19.8万元。消息传开后,在杭州市民中引起广泛的争议。13日,记者得到最新消息,这桌天价年夜饭推出至今,没接到一个预订电话。(《现代金报》2006年1月14日)
和往年没啥两样,春节还没到,天价年夜饭的新闻又提前来“贺岁”了。翻看了前两年媒体的报道,天价年夜饭,虽然每次都有人“喝彩”(反响强烈),最终却“曲高和寡”,无人接商家抛出的这个“绣球”。这几乎成了一条铁律。杭州“老正兴”叫卖的19.8万元的一桌年夜饭,都4天了,预约率为零,是现在距离春节尚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致使这桌高贵的年夜饭有如尊贵的小姐,不得不“待字闺中”?
浏览一下媒体的反应,觉得有些可笑。建议年夜饭实行申报制度的有之,质问究竟是谁在吃年夜饭的有之,抨击年夜饭奢侈浪费者有之。所有这些议论,均建立在一个假想的基础上——19.8万元的年夜饭“名花有主”了,或者已经有人暴殄天物,天价年夜饭被消费掉了。遗憾的是,从近年来媒体公开披露的情况看,天价年夜饭即便不是“饭老珠黄”,也是可怜得够戗,只能孤独地随着除夕夜的爆竹声声,销声匿迹。
天价年夜饭虽然年年卖不出去,却仍有人叫卖,只能有一个答案:商家在自我炒作。到媒体做广告,花钱多不说,效果也未必大。将酝酿中的天价年夜饭当作噱头,以社会新闻为幌子,散布出去,收效远比做广告划算。表面上看,推出天价年夜饭的饭店,舆论的风向不利于它,而事实上,人们反响越是强烈,作为商业炒作就越是成功。消费者吃不起天价年夜饭,指责两句不过是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而已,至少它记得杭州有这么一家“老正兴”餐厅,说不定哪天就冲着这点记忆去体验一下那里的饭菜了。得实惠的,最终还是眼下正在“挨批”的这家饭店。怎奈,商家的这个“苦肉计”,偏偏就是屡试不爽,每每都能忽悠到人。
天价年夜饭,忽悠的对象是媒体。媒体苦于找热点社会新闻,商家摸透了记者的这点心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有意透露出一些“特大”新闻。他知道,不用自己再插嘴,自然会有人把这场“苦肉计”配合演下去的。这些年,“天价年夜饭”究竟忽悠了多少家媒体,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从百度上搜索上,有68700个相关网页不难判断,“上当”者多多。假设没有一家媒体为天价年夜饭当“吹鼓手”,号称推出天价年夜饭的餐馆,有钱你要么打广告,没钱你可以在自己门口贴海报,被忽悠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按照常理,天价年夜饭忽悠不了消费者。有钱的商人,知道挣钱不易,不大可能携带全家老少去海吃一通;官员们,即便有人请,除非昏了头,否则也断然不敢在这个茬口上去享用天价年夜饭的。至于普通工薪阶层,谁有一顿饭20万元的消费实力?
拒绝炒作,是防止被忽悠的最好办法。怕只怕,有些人,放不下炒作的欲望呀。
前一篇:欢迎到我的另一个博客作客。
后一篇:由“励志演讲”想到了《大长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