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跨洋飞行,抵首都机场上空。
薄雾中,三号候机楼的光滑金属顶壳犹如一只波浪式游动的硕大鳐鱼。
喜欢,非常喜欢。
想起一本议论建筑书里的一句话:公共建筑不仅仅是实用功能,而应是科技和美学的结晶,是蜘蛛织网和蜜蜂筑巢那样具有诗意的行为。
三号楼建筑师诺曼福斯特为国际建筑界“高技派”的代表人物。印象最深刻的是其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停靠三号楼过机桥。
过了停机桥的旅客被阻塞在扶手电梯,显然扶手电梯窄了。
过边检异常快捷。
乘国内机场第一个快捷运送旅客系统。
通畅广阔视角的空间、轻巧的顶篷格栅、硕大的红柱,给人现代、磅礴、包容的大度气势。
首都机场三号楼工程总投资约270亿元,投入使用后,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提高到7600万人次,高峰小时飞机起降超过124架次。 不仅满足了奥运会的需要,还具备了参与东北亚枢纽国际机场竞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