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迷蒙,淅沥小雨,行人匆匆。
撑伞漫步哈佛校区。
首次参观者大都会在一尊坐落在图书馆前的人体雕塑合影,手要搭在“哈佛先生”的鞋尖上,据说那样的话,就会变得更加聪明。日深月久,铜像的左脚皮鞋被崇拜者“擦”得逞亮。也有善意的提醒:本科生毕业前要做的三件事之一就是在那支锃亮得鞋子上小便。恶作剧是美国名校的传统。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名字来源于一位牧师约翰·哈佛。1638年,哈佛病逝,把他的遗产的一半700美元和400多册藏书捐赠给这个学校,第二年,麻省议会就通过决议以他的名字为这个学校命名。哈佛大学校徽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意为“真理”,校训也是拉丁文书写--“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哈佛先后诞生了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获奖者,他们的言行影响着美国的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
秋天的落叶仍铺在草地上,红砖色是校区主调……
哈佛教授俱乐部。环境古典幽静,与柯布西埃设计的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相邻。
午餐前,James Stonckard教授一个小时专题介绍美国混合社区项目模型。
餐后参观柯布西埃设计的教学楼。
返酒店同小李、廖探讨演讲稿,将“不同混合社区的促进社会公平”概念加进讲演稿。
准备就绪,讲演时间安排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