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津楼市新政出台  理性对待房价

(2014-10-21 09:03:59)
标签:

房产

津楼市新政出台  理性对待房价

        本报记者  刘英潮

上周末,本市刚刚出台了楼市新政“津十六条”,房价走势成为全社会焦点。楼市突遭这重大利好的旺火,会不会让卖房人纷纷乐得涨价?买房人对房价出手时机的预判是否又出现难题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市场进行了调查。

(一)市民理性定位目标项目房价

记者从上周末以来连续走访本市南开区、河北区、西青区以及津南区的多处楼盘了解到,买房人普遍关注的不是楼盘的升值潜力,而是房价水平,地段特点及入住配套条件。在梅江一处新开楼盘看房的石女士告诉记者,她非常关注地铁在当地的站点开通时间,以及周边生活配套。她说“毕竟离市内挺远的,如果赶上私家车限号,一定要考虑入住后要出行和买菜方便些”。市民杨先生一家刚刚在辛庄附近交了一套新房的定金,尽管开发商对外宣传均价每平方米9000元左右,但让利后的实际成交单价每平方米8000元出头。很多购房人表示:无论放开限购还是限贷,真正制约购买力的还是工薪族的当前的收入水平,至于在他们承受能力之内的房子才会考虑,他们不会为所谓的未来房价升值而“赌一把”。

与楼市火爆时期相比,人们对房地产市场本身的热情已经今非昔比。记者从市内多家二手房中介门店了解到,今年以来成交价格比较平稳,高价房源基本有价无市。经纪人小郑指着宾水西道的一处房源告诉记者说:“本来房主想提价,最后还是让利了10万元才成交。现在的好房子太多了,而买主更挑剔了。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很多买主上来就看‘值不值’“。

(二)专家指出当前楼市有别以往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卢卫所长指出,房地产市场属于地方性市场,影响新建商品住房市场走势的宏观因素,首先是国家层面的房地产政策,其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长期走势,最后是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和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我国不再出台调控房价上涨的全国性“一刀切”政策,坚持“控制稳定一线城市、放开二线城市、全面激活三四线城镇”的分类调控原则。天津是毗邻首都的二线大城市,楼市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固有规律。大量为住房自住性需求,住房投机投资性需求相对较小。民生证券权威人士认为,类似2009年那样的7折房贷不会再现。房价难有实质起色主要是受制于库存高企、银行开发贷持续收紧等压力影响。

来自本市国土房管部门统计数据还显示,今 年9月,全市商品住宅供应量为192.7万平米,接近今年5月的峰值。而成交方面,全市成交量除市内六区外,其余各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多位专家认为,尽管楼市新政将新增买主入市,但是在人口老龄化、利率市场化及不动产登记制度等影响下,房地产市场将进入较长时间的“盘整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