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酸甜苦辣婚房买房路

(2012-06-04 16:05:23)
标签:

房产

 “80后、90后”的婚房凝结了两代人的期盼,记者走基层跟随他们领略了——
酸甜苦辣婚房买房路
   本报记者  刘英潮
  随着“80后”甚至“90后”进入适婚年龄,房地产市场上婚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记者在“红五月”楼市促销旺季,走近了被称为刚性需求中的“特刚需求”的两代婚房买房人,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小标一)“85后”准新娘挑房跑了四个月
   1985年出生的大连女孩婷婷将在今年6月领结婚证。她和三年前就来津工作的爱人小赵为婚房买房奔波了4个多月,期间挑选楼盘将近10个。从今年春节前两人就开始转项目,在看了市内的几个项目后,因为总房款超过了购房预算,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了。随后从自身承受力和楼盘性价比角度出发,他们缩小范围为房价相对较低的东丽区津塘公路和津滨大道附近的几家知名楼盘,反复进行了重点考察。
  看到本报日前刊发的“津门百姓首套房置业调查”系列报道时,小两口非常有共鸣。他们认为有关房价、地段、交通配套条件以及精装修程度是他们选房时最在乎的。他们当初选定津塘公路的几处目标楼盘售楼处时,曾赶上过小户型精装修特价房促销活动。不过还想“货比多家”,他们又去看了位于津滨大道旁的项目。当他们一路辗转,乘公交车加上步行超过1小时才到这些项目后,发现毛坯房的总房款超出了预算。后来多次联系后,有售楼员透露给他们有一款78万元的特价“员工内部房源”,当时他们几乎就要出手了,不过冷静下来考虑到交通和周边配套还比较滞后以及日后装修的麻烦,最终放弃了此处的楼盘。而他们再返回到津塘公路的那家令他们比较满意的精装修楼盘时,特别沮丧地发现当时特价的房源卖光了。“不能再等了”,考虑到市场行情渐暖,终于在4月下旬,他们出手订下了这个项目7楼“金角”的90平方米精装房,原价100万元折扣后是95万元。
(小标二)“90后”买房 家长更操心
  对于年龄更小的“90后”而言,他们的家长对买婚房更操心,“为孩子们先‘存’下高性价比的婚房”让家长们的平时就非常留心收集楼市信息,关键时“一举出手”。
  家住津南区八里台镇的孙女士全家住在镇里的还迁房里,从事个体经营的一家人辛苦工作考虑给儿子准备婚房。据她介绍,当地人23岁后结婚就会被认为是“晚婚”了,她特别心急给20岁出头的儿子订套婚房,“以后就可以催孩子完成终身大事了”。平日里,她特别关注楼市的信息,还总和准备买房的亲友们到附近的楼盘去转转,打算“今年就把买房这件大事定下”。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她又热心地陪着朋友去看房。一家大型品牌开发商在镇里的新项目刚推出的85折优惠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购房人纷纷赶来。孙女士此前就对镇里的这个项目有好感,看到户型周正、南北通透,自己一下就更喜欢了,特别是得知促销的房源每平方米降到5800元,她打电话告诉爱人后当场就交了定金。对于自己所谓的“冲动”行为,孙女士笑着告诉记者说,其实他们全家已经商量过了附近的很多楼盘了,并且前期对楼盘做了大量的考察工作,她的决定实际有全家人深思熟虑的基础,特别是他们看到本报的“首套房调查”系列报道报道,认为这时买房还能享受到贷款85折优惠,实在是难得。这套67万元的两室房让一家人感到“性价比”很高。
(小标三)两代人合力付房款 感谢本报活动
在本报今年4月推出的“津门百姓首套房置业调查”活动显示:购买婚房的首套房置业者排首位,占四成以上。购房资金的压力让社会“啃老”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刚需购房人是两代人共同支付房款,通常采取“家长出首付,孩子还贷款”的方式。
在选定楼盘后再次和记者见面时,婷婷刚从建行了解到婚房的商业按揭贷款85折优惠利率已经被审批通过了。婷婷未来的公婆卖掉大连市中心的一套房子、买了套较为偏远的房子,用房款差价以及多年积蓄赞助了孩子在天津买婚房的首付款40万元。婷婷和小赵又申请了公积金贷款40万元,商业按揭贷款15万元。婷婷仔细地算了账:每月月供3700元,小两口以后要更加精打细算过日子了。此外,婷婷还代表准新人们感谢本报推出的“关注首套房——房地产•金融•购房者恳谈会”活动,在媒体的呼吁下,与会的银行为满足刚需族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让他们享受到了首套房85折利率的“意外之喜”。
孙女士也在近日兴奋地告诉记者,儿子也获得了首套房85折优惠利率的贷款,一家人都特别高兴。全家人还打算参加本报最具性价比楼盘推选活动,和更多买房人交流心得。随着更多开发商“以价换量”促销以及部分银行推出首套房利率优惠活动以来,刚需族的购房压力被大幅降低了,人们期待更多婚房买房人从中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