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对二季度楼市预测仍谨慎乐观
(2009-04-06 12:00:02)
二手房抢了商品房风头
中介对二季度楼市预测仍谨慎乐观
|
|
|
本报讯
(记者刘英潮)刚刚过去的牛年第一季度,本市楼市出现了难得的满堂飘红: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齐放量,特别是今年3月份二手房成交突破8000套,成为自2006年以来二手房交易最为活跃的一个月。中心城区二手房已经抢了商品房的风头。但是许多中介研究机构谨慎地表示,对楼市第二季度走势的预测难以过分乐观。
市民吴女士原来打算购买南开区的一处新房,但是春节后发现一些楼盘每平方米涨了数百元。在几个热点楼盘辗转后,她最终在西湖道上找到一处理想的二手房,价格只有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不仅品质不错,离单位近,还比那套商品房期房每平方米便宜了近2000元。采访中一些买房人反映,新房降价总是遮遮掩掩,幅度较小,而二手房价格年初以来降得较多,尽管近日有点上涨,但是价格还是比新房有优势。加上与以前的旧房概念不同,很多二手次新房甚至是原房主前两年购买而未入住过的,品质令人满意。记者从我爱我家、链家地产等房产研究机构获悉,南开区3月份成交新建商品房环比2月份上升了60%,平均成交均价为10676元/平方米,而二手房环比2月份上涨了90.7%,平均成交均价为7462.3元/平方米。
另据本市国土房管部门统计数字显示,上月本市新建商品住宅市场成交均价为6550元/平方米,环比下降了2.4%。二手房成交均价为536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了2.8%。分析这种价格差异,我爱我家、链家地产等地产研究分析机构人士指出,新建商品住宅市场交易量涨幅最大的为郊区县,加上一些价格较低的经济适用房,由于它们所占比重大,拉低了全市商品房均价。而二手房交易中,中心城区交易非常活跃,其价格上涨对拉动全市二手房均价作用较大。特别是中心城区总价60万元以下的中小户型热销,因其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导致多数业主提高房屋售价,又有部分购房者跟进,由此带动了整体成交均价的走高。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春节后至今两个月的热销行情令市场中大多数房源被快速消化,卖方提价延长了交易周期。与刚性需求相比,改善型自住需求的释放速度较慢,交易周期较长。此外,由于本市多家银行对“二套房贷”并未松口,以及各方对楼市价格走势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预期,预计全市二手房成交总量会保持在每月6000套以上,但是成交量会遇到回调压力。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