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包利民
包利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00
  • 关注人气:3,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随笔两篇:总会有一本书让你想起一个人/行走着阅读

(2012-06-08 18:30:40)
标签:

包利民

读书

杂谈

分类: 陌上风尘
http://s7/middle/4720af7cg79cb8e54aa56&690

总会有一本书让你想起一个人

有一些书让我们终生铭记,却往往是因为书外的原因。而总有一些书也会让我们想起书外的一些人,正因为有了那些人,使得那些书也成为一个特殊的思念载体,从而那些书便有了珍藏的意义。

我珍藏着一本极古老破旧的《读者文摘合订本》。那是二十五年前,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生活还很贫困。正是少年时,疯狂地爱上了读书,却是苦于没有足够的书。那时还在城市里举目茫然,不知书店和图书馆等可以免费看书的去处,所以只是尽量地去熟悉左邻右舍,以期可以借到书看。西邻是一个收破烂儿的大爷,他常收上来一些旧书,便同我一起看。那些书虽残缺不全,却是看得极认真。那个合订本就是在我家搬走时,那个大爷送给我的,那是他收上来最完好的一本。

后来看见过太多收破烂的人,看着他们把那些收上来的旧书堆放在一起,却不去看一个字,就会想起当年那个和一样爱读书的大爷。而每当翻起那本合订本,仿佛又回到那个黑黑的小屋里,一老一小两个在故纸堆中,浑然忘了晨昏。

书柜里有一本最早版本的《七里香》,上高中时最喜欢席慕容的诗,当时都是传抄一些,在同学间极为流行。这本书的故事,是和一个女生有关。当时她极喜欢写诗,更喜欢席慕容,而我当时,很喜欢这个女生。便托出差的爸爸在外地买来一本《七里香》,拿到班级,在她面前显露了一下,等着她来借。后来,她果然向我借阅,我便在书中某页夹了张纸条,借给了她。纸条上只是写着:此书赠给我青春岁月里最欣赏的女孩。

后来她终是没有收这本书,还给我时,我很是失落,可是翻开书,却没发现当初写给她的纸条,于是又有几分欣慰。时至今日,仍会记得当时的纯美心境,记得夹着纸条那一页上的那首诗,记得那个有着明亮眼睛爱写诗的女生。

还有一本《百年孤独》,会让我想起一张还带着稚嫩的脸。那时还在家乡的城市,对面是一个建筑工地,一次,一个十六七岁的来家里借笔。他也是在工地当瓦工学徒,见我的那些书,眼睛立刻就亮了。后来来还笔时,嗫嚅着问我可不可以借给他书看,并保证不弄丢弄脏。我看出了他的渴望,便答应了,并告诉他,我这些书很少外借,对他是例外。于是他欢天喜地挑了本书走了。那些日子,他经常看完一本再来换另一本,我惊讶于他看得快,问了一些书中内容,他不但记住,而且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很是让我高兴。最后他借去了一本《百年孤独》,却是好久没来送还。

秋天深了,离他来借那本《百年孤独》已有两个月。一直不见他人影,心想他可能有什么事耽搁了。终于有一天,他来还书了,却是红着脸,我一看,居然不是我原来那本《百年孤独》了,而是一本崭新的。他说,那本书,不小心弄脏了,便一直等到发工钱,买了本新的还我。看着他固执而有些羞愧的神情,我心里涌起无由的感动。

后来,我出了第一本自己的书,是一个集子,叫《当空瓶子有了梦想》。看到这本书,想到的并不是第一次出书的喜悦兴奋,也不是什么一种文学的纪念。我想到的,却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沈文婷。几年后听闻她去世的消息,震惊伤心得无以复加。那么年轻的一个生命,就这样殒落了。想起她和我的交往,想起她给我的帮助,想起她说过的每一句话,心中总是涌起深深的怀念。可以说,这本书里,每个字间都有着她的影子。

总会有那么一本书,会让你想起一张容颜吧。如此,书便有了自己的生命,蕴含着太多的过往,在低眉垂首间,给我们以不期然的感慨和感动。

 

发表于《青岛早报》20125215版“五月的风”


行走着阅读

那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终于攒够了钱,急急地去书店买下一本心仪已久的书。走在路上,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渐渐地沉入情节的意境之中,便浑然忘了身外的一切,只是保持着走路的状态。记得当时从书店回来常走的那条路极僻静,绝少人车,所以可以放心地边走边看。

第一次在车上读书,还是十四岁那年。那是一个五月,我家从农村搬进县城。亲戚开着大货车,车后装满了杂乱物什,我就蜷缩于其间。正是上午,汽车穿村过野,便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忽见身后倚着的纸箱,知其中装着父亲的藏书,便打开,找到那本还未读完的,便于疾行的车后看了起来。直到车停下,才骤然而醒。现在想来,那时那刻,应多看看离乡的路,因为那一走,许多年后才重又回归。当故乡夜夜入梦的日子,回想当日的离别,正因为有了书,才使得年少的我,心中少了几许愁绪。

上大学时,也常常愿意去大操场上边散步边看书。有那么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沿着跑道开始读书。在这样美丽的黄昏,别人都在过着精彩的生活,所以大操场上几乎少有人迹。天边云霞灿烂,长风流淌,缓缓地绽放我阅读的背景。正神游书中之时,便觉撞上一人,然后便听到一声低低的惊叫。急抬头,竟愣住,原来被撞的那个女生也正捧着本书,看来我们行为相同,只不过相对而行。更为惊奇的是,那女生所看的书与我的竟是同一本!于是我们便有了惊喜,开始讨论起书中的情节来。

十年之后的一个晚上,在网上遇见当年的女生,打过招呼,问她现在做什么,她回答在网上看书。然后她对我说:“真想念大学时,行走在黄昏的大操场上,手捧一本书细细地看,周围是轻风流动……”刹那间,远去的岁月又重回眼前。便忽然想起,似乎已有很多年没有那样读过书了,缓慢的脚步踏动着每一分宁静,心却随书中的一切随喜随忧。那一份情怀已在岁月中沧桑遥远,只于回忆中重温一次又一次的静美。

有一次坐火车去西部,极遥远的路程,极漫长的过程,临窗而坐,幸好手中有书。在微微的颠簸颤动中,走进那些别人的故事。有时忽而从书中惊回,望向窗外,或浩浩江河,或巍巍山岭,皆在瞬间划过眼睛,飘摇远去。便有了一种惊栖两幻浑不知书里书外的不真实感,别有一番情趣意蕴在心中。有时一本书读罢,而旅途未半,便于车厢中搜寻,找那同样读书之人交换阅读。枯燥的行程,因为有了书的存在而生动起来。

而现在的我,读书之时多是或坐或卧,不愿移动半分,虽身静,心却无复当年的恬然与灵动。便明白,有的时候,书依然是那些书,因为阅读方式的不同而感触迥异。是啊,多想在落日的余晖里,踩着一地的红霞,迎着清清的长风,再次走进书卷的清香里,陶醉了梦也陶醉了人生。

 

发表于《锦州晚报》2012517C6版“百味书吧”

发表于《工人日报》20125217版“开卷”

发表于《四川政协报》2012年6月9日3版“书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