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清珙(1761)
(2014-10-22 13:44:29)
标签:
禅诗石屋清珙 |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
石屋清珙
临济宗道场及庵法嗣(径山无准师范——雪岩祖钦——高峰原妙(普明广济)——湖州道场及庵宗信)。
释清珙(1272—1352),江苏常熟人。俗姓温,字石屋。幼依本州(苏州)兴教崇福寺之惟永法师出家。20岁落发后,23岁受具足戒。首参天目高峰原妙禅师,经三年。后嗣法于高峰和尚之法眷及庵信禅师,经六年。为及庵信禅师所器重,曾被誉为“法海中透网金鳞”。 元顺宗至正年间,诏赐金襕袈裟。后频出入吴越,弘扬禅风,广结善缘。曾应请住当湖(今浙江平湖东门外)福源寺,后退居霅溪(浙江湖州别称)之西天湖,前后共四十余年。
山居闲咏(石屋清珙)
柴门虽设未尝关,闲看幽禽自往还。
尺璧易求千丈石,黄金难买一生闲。
雪消晓嶂闻寒瀑,叶落秋林见远山。
古柏烟销清昼永,是非不到白云间。
注:
尺璧,直径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贵。《淮南子·原道训》: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左思《魏都赋》:明珠兼寸,尺璧有盈。语本《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表荐及第》:“於菟(音wū tú)猎食,非求尺璧之珍;鶢鶋(音yuán jū)避风,不望洪鐘之乐。”
临终偈(石屋清珙)
青山不著臭尸骸,死了仍须掘地埋。
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