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岩行因(1216)
(2013-04-09 17:58:47)
标签:
佛手岩行因文化 |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
佛手岩行因
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首谒鹿门,师资契会。寻抵庐山,山之北,有岩如五指,下有石窟,可三丈余。师宴处其中,因号佛手岩和尚。江南李主三召不起,坚请就栖贤,开堂不逾月,潜归岩室。僧问:“如何是对现色身?”师竖一指。﹝法眼别云:“还有也未?”﹞后示微疾,谓侍僧曰:“日午吾去矣。”及期,僧报日午也。师下牀,行数步,屹然立化。李主备香薪,荼毗,塔于岩之阴。
临终偈(佛手岩行因)
前朝诏住栖贤寺,雪夜逃居岩石间。
想见煮茶延客处,直缘生死不相关。
注:
1、前朝:指南唐,行因作此诗时,南唐已为北宋所灭。栖贤寺:庐山著名大刹,在山之东南,始建于南朝刘宋时,唐宋明清均有兴废,清初入藏江苏布政使金世扬所捐、名家许从龙所绘《五百罗汉图》八箱二百轴,遂更知名。后画散损多半,余者存今庐山博物馆,寺亦久废。
2、岩石间:指庐山佛手岩,位于牯岭西北,因岩形如平伸手掌,故名。岩下洞穴传为吕洞宾修炼处,故名仙人洞。其周围有蟾蜍石、御碑亭、游仙石、观妙亭等古迹,至今仍为庐山首选游览景点。
3、据说有一天,行因在庐山佛手岩煮茶,招待来访的同道好友,言谈间,吟出这首诗偈,手扶门扉,站立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