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与芍药花(1012)
(2012-11-24 21:41:50)
标签:
周国平芍药文化 |
分类: 人物访谈 |
天怜独得殿残春
――周国平与芍药花
宋代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一的陈师道有一首诗,题为《谢赵生惠芍药》: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因为牡丹有木芍药之称,花期又很接近,所以在诗词中出现的芍药很多时候可能指的是牡丹。在此,我们不细作考证。
据《本草》:“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这个词原本有绰约的意思,所以就把这种颇具绰约风韵的花称为芍药。
芍药与牡丹最大的区别在于牡丹是灌木,木质茎,而芍药则是宿根草本,革质茎。其它的区别还有:牡丹叶片宽厚,正面绿色略呈黄色,而芍药叶片狭薄,两面均为浓绿色;牡丹的花径一般在 20厘米左右,芍药的花径在15厘米左右,牡丹比芍药大些;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牡丹比芍药早半个月左右开花。芍药和牡丹都是美艳超凡的花卉,因为牡丹有“花王”之称,所以芍药一般被称为“花相”或者“花后”。
周国平是哲学家,也是散文家,我读过他很多美文,关照心灵的历程,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在那些触动灵魂的充满理趣的文字中,我却不曾找到他与花卉的情缘。
见面时,我问周国平最喜欢什么花,他迟疑了一下,说:“芍药花。”
“是《红楼梦》第62回‘史湘云醉眠芍药裀’的芍药吗?”
“也许吧。但是好像没有那么浪漫。我是在公园里见到的。”
因为住在陶然亭公园附近,他买了公园的月票,经常到公园里跑步或者散步。春天芍药花开,灿烂绚丽,芳香醉人,周国平经常会驻足欣赏。
我问周国平为什么喜欢芍药花,他说不为什么,看到了,留在记忆里,于是就喜欢。
他本来就是如此率性。不管岁月沧桑,终是性情中人。
《诗经·郑风》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载。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芍药又称“将离草”。
唐代柳宗元有一首诗名为《戏题阶前芍药》: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很是写出了芍药的风韵。
宋代陈师道的《少年游》一词也提到芍药:
御园果子压枝繁。看看分摘无缘。团沙弄雪,劳心费手,不肯暂时圆。
芍药不仅是作为观赏的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既美丽,又实用。芍药花大艳丽,品种丰富,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花开时十分壮观,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
我跟周国平提起刘禹锡那首赞美牡丹的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刘禹锡的眼中芍药妖艳但是没有品格。
周国平笑说:“那正好与我互补呀!”
芍药的花色有白、黄、紫、粉、红等色,还有罕见的淡绿色,周国平说他见到是红色的芍药花,这让我想到姜夔的《扬州慢》一词,最后那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芍药以扬州(广陵)为最,但那芍药开得娇艳,也开得寂寞。
芍药花不仅有着绰约的风韵,更有一种傲然的风骨,本真的性情。它开在牡丹之后,不与百花争春,但是,面对它绽放着的美丽,谁忍见它的凋零?谁忍春天就这样远去?
芍药花,值得人率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