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757)
(2011-10-23 22:00:54)
标签:
谢灵运文化 |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浙江会稽(绍兴)人,原为陈郡阳夏(河南太康)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谢灵运酷爱登山,而且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高达数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位攀岩运动的先行者。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曾有这样的诗句:“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刘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宋文帝又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但他还是不理政事,终日出游,被地方官员纠弹,要治他的罪。谢灵运不服,反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他还赋诗一首:“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这种行为和言论,加重了他的罪名,被判免死流放广州。可是刚到广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诬他又犯下了新的叛逆罪,命令将他就地正法。元嘉十年(433年)10月谢灵运在广州被处弃市刑(当街斩首),死时四十九岁。
除诗文创作外,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他跟庐山东林寺的名僧慧远也有深交,尽管慧远比他大五十来岁,两人还是很投缘。慧远圆寂后,他特地写了一篇祭吊的名文《庐山慧远法师诔》,一时洛阳纸贵。在《腾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里的“临川”指的就是谢灵运。
登石室饭僧诗 (过瞿溪石室饭僧)(谢灵运)
迎旭凌绝嶝(音dèng),映泫(音xuàn)归溆(音xù)浦(音pǔ)。
钻燧断山木,掩岸墐(音jìn)石户。
结架非丹甍(音méng),藉田资宿莽。
同游息心客,暧(音ài)然若可睹。
清霄扬浮烟,空林响法鼓。
忘怀狎(音xiá)鸥鯈(音tiáo),摄生驯兕(音sì)虎。
望岭眷灵鹫(音jìu),延心念净土。
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注:
1、瞿溪,在永嘉郡永宁县(今浙江温州),有石室山。
2、泫,水滴下垂的样子。
3、溆浦,《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4、墐,用泥涂塞。
5、丹甍,红色的屋脊,借指华丽的建筑。
6、四等,一说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7、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灵鹫山
佛陀游化印度各国中,最常出入王舍城,住在灵鹫山中。灵鹫山又称耆阇崛山,山顶东西长,南北狭,山中园林清净,福德聚集,是历来诸佛贤圣的住处。佛陀乐居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共住,宣说佛法妙义。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妙法莲华经》、《无量义经》、《佛说法华三昧经》等,都是在灵鹫山上宣说的,所以佛门有所谓的“灵山会上佛菩萨”、“灵山胜会”等话,就是赞扬诸佛菩萨法筵常在,福荫佛弟子,意味隽永。频婆娑罗王为了亲近佛陀,特地修建一条石阶,直达山顶的园林。距离山顶处,有许多小石窟,是比丘们修行的地方。在山崖边有砖造的精舍,精舍东面有长石,为佛陀经行之处。精舍旁边有一巨大的石块,是当年提婆达多推石伤害佛陀的地点。南边悬崖下有一座小塔,佛陀曾在此处宣说《法华经》。
精舍南侧山崖,有大石室,佛陀曾在这里入定。石室西北有个大磐石,相传阿难曾经遭恶魔化作的一只鹫鸟,栖息在大磐石上,用力拍动翅膀,一边大声怪叫。当阿难惊惧无措时,佛陀伸手通过石壁,摩阿难头顶,安慰阿难。禅门盛传“拈花微笑”的故事,也发生在灵鹫山上。一日,佛陀登座说法,大众正准备聆听妙法,然而佛陀却只是拈花示众,默然不语,大众诧异无法会意,只有大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于是,大迦叶获得佛陀的传法,被尊为禅宗的印度初祖。
石壁立招提精舍 (谢灵运)
四城有顿踬(音zhì),三世无极已。
浮欢昧眼前,沉照贯终始。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电起。
良缘迨未谢,时逝不可俟(音sì)。
敬拟灵鹫山,尚想祗洹轨。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注:
1、
2、
3、
祗洹精舍
古印度舍卫国给孤独长者所建。佛在世时有长者,梵名“须达多”,译曰善施,别号“给孤独”,建祗洹精舍之人。他是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之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此名。在王舍城听释迦牟尼佛说法,深皈依之,请至其国,购太子祇多之园林,以赠释迦,使之说法。太子戏言,能以黄金布地方出让。须达多以金布地,而太子以园中之树施之,此园遂因之而得名曰:“祇树给孤独园”。
精舍指的是佛弟子修习的场所。
登石门最高顶(谢灵运)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庭),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噭(音jiào)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干,目翫(玩)三春荑(音tí)。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注: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