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遁(704)

(2011-08-06 21:12:03)
标签:

支遁

文化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支遁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亦曰林公,别号支硎。大约在晋愍(悯)帝建兴二年(314年),他出生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南)一个佛教信徒的家庭里,俗姓关。他幼年时期流寓江南,在京城建康时,同一些名士如王濛、殷融等有来往,并备受赏识。在馀杭山隐居时,他研究《道行般若》等经典。二十五岁出家。其後他回到吴地,建立了支山寺。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了般若学即色义,成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提到支遁数十次之多,其中有他买山、养马、放鹤等事。另外,有人认为他对后世有影响的还有两件事:一是出家人是否可以吃鸡蛋(卵类),另一个是出家人是否要遵从世俗的礼仪,比如朝拜皇帝及达官显贵等。

《支遁集》收录支遁各种形式的诗作(诗、铭、赞并序)共38首(上卷18首,下卷14首,补遗6首),为现存支遁作品中数量最多者。   

 

咏利城山居 (支遁)

 

五岳盘神基,四渎(音dú)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音jī)岩下,金声濑(音lài)沂(音yí)滨。

卷华(花)藏纷雾,振褐(音hè)拂(音fú)埃尘。

迹从尺蠖(音huò)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音shàn)豹伐,分(去声)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单豹

 

单豹,出自《庄子·外篇·达生第十九》:“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

鲁国有个叫单豹的,在岩穴里居住,在山泉边饮水,不跟任何人争利,活了七十岁还有婴儿一样的面容;不幸遇上了饿虎,饿虎扑杀并吃掉了他。另有一个叫张毅的,高门甲第、朱户垂帘的富贵人家,无不趋走参谒,活到四十岁便患内热病而死去。单豹注重内心世界的修养,可是老虎却吞食了他的身体,张毅注重外部身体的养护,可是疾病侵扰了他的内部世界。

 

首阳

 

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之巅。”毛传:“ 首阳 ,山名也。”《论语·季氏》:“伯夷 、叔齐 ,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 、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

首阳山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 蒲坂故城,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

 

《咏怀诗》五首之一 (支遁)

 

傲兀乘尸素,日往复月旋。

弱丧困风波,流浪逐物迁。

中路高韵溢,窈窕钦重玄。

重玄在何许?采真游理间。

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

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

亹亹(音wěi)沈(沉)情去,彩彩冲怀鲜。

踟蹰(音chíchú)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

 

得鱼忘筌

 

语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原义是说筌、蹄、言皆为工具,目标还是鱼、兔、意,只要得到和领会了精神实质,那么这些工具都可以忘掉了。忘言之人就是指已得到和领会精神实质的人,因而与与忘言之人言,是不言之言。《庄子》中谈到两位圣人相见而不言,因为“目击而道存矣”(《田子方》)。照道家说,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康僧渊(703)
后一篇:慧远(70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