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煜偷情情感 |
分类: 诗词赏析 |
皇帝的偷情经历
――李煜的《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偷情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月色不明的夜晚,薄雾笼罩,庭院里花枝掩映,正好有机会去找情郎幽会。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金缕鞋”是金丝线绣的鞋,很精美。这个女子只穿着袜子,脱了鞋在手里提着,蹑手蹑脚地走在台阶上,生怕引来别人注意。
想起《诗经·召南·野有死麇》写的:“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脱”(音“对”),悠然舒缓的意思,“舒而脱脱兮”,慢慢来呀。“帨”(音“睡”),指的是女子的佩巾,据说在家的时候挂门的右边,外出的时候系身体的左边。也有人说就是围裙。约会的时候要轻手轻脚,千万别引起狗叫。“尨”,一种多毛的狗,估计是看家的,不是现在养的那种宠物狗。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偷情诗了。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画堂”是有彩画装饰的华丽厅堂。交待出约会的地点。“一向”即一晌,片刻之间。两个人见了面,女子依偎在男子的怀着因激动而颤抖。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我偷偷溜出来约会实在太不容易了,所以呵,你要好好地怜爱我,别辜负了这春宵一刻。
这首词用的是女子口吻,营造的氛围既欢快、喜悦,又紧张、不安,把偷情的心态描摹到极致。
“后宫佳丽三千人”,其实哪儿止三千人呵,唐玄宗那会儿后宫四万多人呢。历朝历代,后宫女子超过一万人的很普遍。皇帝还用得着偷偷摸摸干那事呀?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当然偷又不如偷不着),偷情与其说是生理需要,倒不如说是心理需要。偷情这事,放在今天,好听的叫幽会,不好听的就叫通奸。香艳放荡或许不难,难得的是风流缱绻。
据说大周后(做到皇后正史里都没有留下名字)生病的时候,妹妹小周后去宫中照料,多情的皇帝姐夫与才貌双全的小姨子一见钟情,但毕竟碍于情面,不好公开,只得偷情。据说李煜就填了这首词调侃小周后赴约时的娇羞与急切,让读的人都觉得心旌摇荡。
李煜还有一阙《一斛珠》的词,也很香艳,其中有“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檀郎”是美男子潘安的小名,代指情郎,这一句词把个调情的画面渲染得如此生动诱人。
除了描写女子去找情郎幽会,李煜的词里还有写男子来找女子的情景。当时女子正在午睡,男子溜过来,把女子从梦中惊醒,两人相对而视,满眼柔情蜜意。这大约也是他与小周后欢情的一幕。
还是《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偷情的次数多了,日子长了,也就不那么小心翼翼了。于是大周后自然有所察觉,这加重了她的病,甚至索性说心底里郁结的愁绪使她在不久之后就香消玉殒。
李煜正式迎娶小周后是在大周后死后的三年,这一生一世一双人恩爱十年,亡国后仍相依为命。李煜是 七月初七的生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难怪他天生情种。42岁生日的那个七夕,李煜被宋太宗用牵机毒药毒死。而小周后也成了宋太宗后宫中的一员。
南唐二主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五代时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他初名从嘉,字重光(有两个瞳孔,舜帝也是),是中主李璟的第6个儿子。他在位15年,纵情声色,亡国被俘,封“违命侯”,后来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李煜的才华横竖溢(不仅横溢,哈哈),既精通音律,又工书善画,还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词尤其写的好。《南唐二主词》收录了他与其父李璟的作品。
中主李璟留下的总共才四首词,除了“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被王国维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他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也颇有动人心处。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后主李煜有那么多好词,巴巴地选了这首词来说。唉。也怪我懒。以前就皇帝的偷情问题写过一篇小文,提到了这首词和周邦彦的《少年游》,最近整理说诗词的文章,好歹曾经码了不少字,没舍得扔。
李煜的词,我特别喜欢,还为他写了四首七绝,不粘贴在这里占地儿了。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又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李煜遭受了破国亡家的苦痛,写出了人类共有的对于苦难的感受,并且勇于担荷这苦难。王国维还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李煜的才情旷世不遇,可是把他放在皇帝的宝座上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昏君,断送江山,断送好年华。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李煜的词真是大家气象,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李煜是个纯情的词人。这纯情当然不是说他耽于一己之私情。唐圭璋的《李后主评传》写到:“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这首《菩萨蛮》当然算不得李煜的代表作,但是却别具一番情韵。
宋徽宗与周邦彦
赵宋王朝传了几代,出现了一位跟李煜一样不适合当皇帝的大才子,就是宋徽宗赵佶,他也是个多才多艺、耽于声色的风流天子,断送了自己,也断送了一个王朝。他尤擅书画,甚至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李师师是北宋末年汴京的名妓,据说与她交往过密的有草莽英雄梁山好汉及时雨宋江,有词名冠绝一时的周邦彦,还有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宋徽宗。各界名流自不必说了。
据说有一次,周邦彦正跟李师师缠绵,突然宋徽宗也来找李师师欢会,周大才子躲闪不及,只好藏到床地下。李师师给宋徽宗剥橙子吃,两个人还一起摆弄乐器,李师师娇滴滴地腻歪,想把宋徽宗留下过夜。床底下的周邦彦没法儿不吃醋,于是填了一首酸溜溜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冬夜里,她用刀把新鲜的橙子切开,细致地用盐调和酸味,只见眼前的并刀寒光闪闪,犹如一泓秋水,吴盐洁白匀细,晶莹如雪,她的手指纤细嫩白。华美的帷帐,舒适的被褥,泛着温柔的气息,香炉里熏的兽形檀香烟雾袅袅(一说香炉是兽形的)。两人相对而坐,调拨着乐器,琴瑟相和,情投意合。女子俯在男人耳边低声问道:“城楼上都已经打了三更,你今晚要去哪里安顿呀?霜雪满地,路滑不好走,人们很少出门,要不然你就别走了。”
这首词写狎妓的感受,绮艳而并不淫邪,缠绵而不俗腻。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自然巧妙的细节安排,含蓄与直露之间的分寸把握极为妥当。旖旎风流,蕴藉袅娜,别有一番滋味。至于说周邦彦讽刺李师师跟宋徽宗调情的事,基本上属于附会。
说李煜的词,说皇帝偷情的事,居然扯到周邦彦的《少年游》。还是回头再说几句李煜吧。他的词我几乎首首喜欢,而且不可“句摘”,整首都好。有人说他前期当皇帝的时候写的“淫靡”,后期成了亡国奴,作品写的“伤感”,表面上看可能有一点点道理。李煜的词好在整体的境界,他敢于全心倾注一份纯真深挚的感情,并且赋予一种艺术的表达。
引叶嘉莹先生论李煜的一首七绝作为结尾吧:
悲欢一例付歌吟,乐既沉酣痛亦深。莫道后先风格异,真情无改是词心。
2007-12-6
2008-5-12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