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了两次名字的甄英莲

(2007-07-08 11:23:52)
标签:

红楼梦

甄英莲

分类: 红楼旧梦
 

改了两次名字的甄英莲

 

甄英莲是在《红楼梦》第1回出现的女孩子,是甄士隐和封氏夫妇的爱女,出场时“年方三岁”,正是“蠢物交接”的时候,或许那时宝玉才落草(一落草虚岁就是1岁)。后来知道香菱与宝钗同岁,她比宝玉大两岁是合情合理的。英莲是乳名,谐音“真应怜”,有的本子作“英菊”似乎没什么道理。

甄士隐从梦中醒来,癞头和尚与跛足道士见他抱着英莲在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劝他“舍”了英莲,甄士隐不肯,于是和尚“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里提到“菱花”,“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中,根生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略呈三角形,边缘略有锯齿,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绿色或褐色,果肉可以吃。这种植物的果实通称菱角。而“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中,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叶子圆形,高出水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也叫荷、芙蓉、芙蕖等。“莲”和“菱”不是一种东西,但生长环境差不多。这首诗暗示英莲以后可能改名为香菱。

英莲5岁那年的元宵节被拐子拐走,养到十二三岁带出来卖,名如身世,真是可怜。先是卖给冯渊(逢冤),后又卖给薛蟠,冤孽(薛子为孽)相逢,薛蟠把冯渊打死,带英莲进京,那年薛蟠15岁,宝钗13岁,到京后薛蟠应该是16岁,宝钗和英莲14岁。至于第7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提到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阶坡上顽”,而宝钗“头上只散挽着籫儿”,好在周瑞家的问香菱“今年十几岁了”,要不准会觉得她比宝钗岁数小。这时候英莲已经改名叫香菱了,后来知道这是宝钗给起的名字。从“粉妆玉琢”到“出脱得齐整好些”到如今“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正该菱花开放之时。

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琏和熙凤背后议论了一通香菱,虽然时间次序又让人摸不着头脑,贾琏带着10岁的黛玉从南方回来时香菱已经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了。但大概推想应该是香菱13岁那年买给薛蟠,“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于是在香菱14岁那年“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次年元春省亲、宝钗过15岁生日(香菱也是15岁)、入住大观园、和尚道士来持颂告别青埂峰十三载的顽石(通灵宝玉),这年的10月14日薛蟠出门贸易,香菱和丫头臻儿入住大观园(宝钗说告诉园里坐更上夜的人知道添了他两个),一来就跟黛玉学作诗,连写了三首“十四寒”的咏月诗,成了海棠诗社的成员。

第47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点出薛蟠的“呆”,第49回宝钗拿香菱打趣说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红衣脱尽芳心苦,点出香菱之“呆”,况且第62回又专门点明“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这两个人的“呆”虽然大不相同,但却呆在了一处。

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香菱抽到的签是并蒂花,“连理枝头花正开”。这是朱淑真的诗,分明暗藏着下一句——妒花风雨便相催。

香菱16岁那年薛蟠从南方回来,途中看上了姑舅表妹夏金桂,8月份香菱忙着给薛蟠张罗娶亲,宝玉为她的今后担心,她则不以为然。她自然不知道“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的判词。

香菱的第二次改名是在薛蟠娶了金桂之后,桂花是以香味著称的,香菱发表了一篇关于花香的阐述,把菱和莲也拿出来讨论。“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接下来金桂把香菱的名字改为秋菱,因为“菱角菱花皆盛于秋”,这也正说明香菱已经走到了末路,池沼中的菱花马上就要枯败了。第80回点明她已经得了“干血”之症,次年估计又发生了什么大变故,致使梦断香消。

如果按照书中另一条主线推理,薛蟠20岁娶了17岁的夏金桂,当时宝钗和香菱都是18岁(宝钗“青春已大守空闺”)。又想起属兔的阴人冲犯,17岁的秋桐冲犯18岁的尤二姐(虎兔相逢大梦归)的事。当然属兔的人不可能永远17岁,但这种格局让人产生联想。

次年元宵节也许元春死于非命,宝钗被选入宫中。香菱在元宵节前后去世,大雪飞扬,“菱花空对雪澌澌”。秋天的菱花怎能开到冬天呢?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批书者云:“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伏后文”。

                                                         2001.4.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