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慧心
慧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582
  • 关注人气:6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宫廷妓女

(2007-05-25 01:12:07)
标签:

宫廷

妓女

分类: 诗史杂说
 

宫廷妓女

 

“所谓宫妓,是专指在皇宫内服务的女妓,主要供皇帝享乐,同时也为政府和社会服务。” (武舟《中国妓女文化史》)

宫妓由宫廷供给衣食,属于后宫女性。虽然她们有着被皇帝占有的可能性,但实际上由于后宫女性人数众多,轮到她们侍寝的机会微乎其微。她们的行动稍许自由,经允许可以和乐工结婚,有时候可以出宫进行表演。

宫妓(伎)亦被称为宫中的“女乐”。

《管子》卷23《轻重甲》:“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噪晨乐,闻于三衢。”夏桀的时候,有女乐3万人,但恐怕这3万人并非都是身居宫廷之中的。

《新唐书·礼乐志》:“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这3万音乐人不都是女乐。

太常寺专掌礼仪祭祀乐舞,只容男工,没有女乐,教坊则专掌俗乐舞、俳优、杂伎等娱乐性表演活动,男女兼用,女乐居多。梨园的乐工舞人则是从坐部伎和宫女中挑选出来的优秀者,男子300人,住在禁苑的梨园,女子数百人,住在宫中的宜春北院。

内外教坊中伎女分为“内人”、“宫人”、“搊弹家”三类。

崔令钦《教坊记》:“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

《全唐诗》提到“内人”一词有50处左右,几乎都指的是生活在后宫的女性,而且大多专指教坊中的伎女。“宫人”指的是云韶院的伎女,“搊弹家”则是从民间选入宫中学习音乐的女子。

以采选方式入宫的除了妃嫔宫女,还有大量的宫妓。

唐人崔令钦《教坊记》:“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搊弹家’。”

据《乐府杂录·歌》,大历年间宜春院号“记曲娘子”的张红红(后来拜为才人)原本是将军韦青的家姬,“寻达上听”,被召入宫中。

籍属教坊的宫妓在性活动方面要自由一些。据唐·崔令钦的《教坊记》,教坊司妓女裴大娘嫁给侯氏为妻,还常与赵解愁私通。赵解愁擅竿技,为“长入”,即“长入供奉”,是教坊中的拔尖者。他与擅歌的裴大娘私通,欲谋杀裴氏之夫侯氏(善竿木),未遂,事发,决杖一百。

张祜《千秋乐》:“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这里提到的赵解愁就是与裴大娘私通者。

以下介绍几位唐诗中提到的宫妓。

1、金五云

陈陶《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自言本是宫中嫔,武皇改号承恩新。中丞御史不足比,水殿一声愁杀人。武皇铸鼎登真箓,嫔御蒙恩免幽辱。茂陵弓剑不得亲,嫁与卑官到西蜀。”金五云是唐宪宗时的宫妓,宪宗死后没有陪葬,嫁一个小官到了四川成都一带。

2、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擅长舞《剑器》,属于“健舞”。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教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李白《草书歌行》:“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司空图《剑器》:“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

郑嵎《津阳门诗》:“都卢寻橦诚龌龊,公孙剑伎方神奇。”

3、穆氏

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穆氏是德宗贞元时宫妓,后流落民间。

4、王内人

李群玉《王内人琵琶引》:“三千宫嫔推第一,敛黛倾鬟艳兰室。”

这个姓王的“内人”琵琶技艺极为高超。

5、王大娘

刘晏《咏王大娘戴竿》:“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

这里提到的王大娘是玄宗时的教坊乐人,善竿技。

郑处诲的《明皇杂录》卷上:“时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

据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杨贵妃曾令神童刘晏作诗咏王大娘的竿技。

6、迎娘、蛮儿

郑嵎《津阳门诗》:“迎娘歌喉玉窈窕,蛮儿舞带金葳蕤。”注曰:“迎娘、蛮儿乃梨园弟子之名闻者。”

梨园乐人虽以表演法曲为专长,但是也有不少擅长歌舞者。

7、谢阿蛮

罗虬《比红儿诗并序》:“红儿生在开元末,羞杀新丰谢阿蛮。”

谢阿蛮的事迹见于《明皇杂录·逸文》、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等。她是新丰的女乐人,善舞《凌波曲》,经常出入宫中,受到杨贵妃宠爱,曾为杨贵妃兄妹的私家音乐活动表演。安史之乱以后,再次被玄宗召入宫中表演。

8、念奴

元稹《连昌宫词》:“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遗高力士大呼楼下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小管逐(篴),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潜从行而已。”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帝(玄宗)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宫妓中,帝之钟爱者。”

9、耍娘

张祜《耍娘歌》:“宜春花夜雪千枝,妃子偷行上密随。便唤耍娘歌一曲,六宫生老是蛾眉。”

耍娘乃宫中歌妓,曾在玄宗与杨贵妃前表演。

10、张云容

杨贵妃《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张云容是杨贵妃的侍儿,擅长霓裳羽衣舞,有一次张云容在骊山绣岭宫为玄宗表演,杨贵妃写诗称赞。

11、杜秋娘

杜牧《杜秋娘诗》:“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张祜《读池州杜员外杜秋娘诗》:“年少多情杜牧之,风流仍作杜秋诗。可知不是长门闭,也得相如第一词。”

其在宫中服役30年,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所谓“四朝三十载”。

12、萧炼师

《全唐诗》有5首诗专为萧炼师所作,在入道之前她是宫中的歌舞伎。许浑《赠萧炼师》诗序称:“炼师,贞元初,自梨园选为内妓,善舞柘枝,宫中莫有伦比者,崇锡甚厚。及驾幸奉天,以病不获随辇,遂失所止。洎复宫阙,上颇怀其艺,求之浃日,得于人间。后闻神仙之事,谓长生可致,乞奉黄老,上许之,诏居嵩南洞清观。”

除了许浑这首,还有李益的《同萧炼师宿太乙庙》,孟郊的《送萧炼师入四明山》,白居易的《送萧炼师步虚词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

13、邠娘、冬儿、贞贞

张祜《邠娘羯鼓》:“新教邠娘羯鼓成,大酺初日最先呈。冬儿指向贞贞说,一曲乾鸣两杖轻。”

这里提到邠娘、冬儿、贞贞三个人,均擅羯鼓。

正如清黄周星《唐诗快》所云:“唐之去今千余年,其人久已朽矣。谁复知有邠娘、冬儿、真真(即贞贞)者。赖此一诗,便觉鼓声历乱,双鬟笑语,如在耳目之前,且并诸美之名字亦传矣。诗固神物也哉!”

不惟此诗,亦不惟这几个人,宫妓之名多是倚诗而传。

 

2007-5-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