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飞的朗诵

(2007-04-16 02:59:39)
标签:

薛飞

朗诵

分类: 文学评论
薛飞的朗诵

 

薛飞的朗诵

 

艺术的美随处可见,艺术的魅力永恒存在。

文学作品、书法绘画、建筑园艺、雕塑、……视觉的美令我们陶醉;乐曲、歌唱、朗诵、……声觉的美给我们无穷享受。有一种声音,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无论播音,无论朗诵,无论主持,那声音总会震撼听者的心灵。

人们对于薛飞的印象,除了长得帅,毫无疑问就是声音好,好到完美,完美到足以震撼听者的心灵。他的声音厚重,纯净,有磁力,充满男性的魅力。岁月的磨砺似乎只是苍老了他的容颜而却完美了他的声音!

薛飞说:“假如我的嗓音算是好的话,那么这好嗓音可比比皆是呀!你随便听一听,声音质地比我天生要好的随处可见呀!”

哪怕很多人都具备天生的好嗓音,但分明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身的声音条件充分发挥出来,并锻造得如此完美的。20多年前,薛飞就读于现在改叫中国传媒大学的北京广播学院,也曾经苦练基本功。如果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有心人实在是得具备卓尔不群的悟性。薛飞除了刻苦,确实是天分高,不是说他天生的音色音质能比别人好多少,而是他在怎样把自己声音的特质发挥到极致上领悟能力极强,这或许是他出类拔萃的一个原因。

薛飞说:“发声是气脉的流动,是大自然的天然之气与人体生理机能的有机结合,从而演奏出的一首人声乐曲;语言是话筒前的思想感情的运动,不仅是用声音把文字读出来,而是要进入一种创作的状态――用心灵对作品本身的再创作。”

实际上,薛飞每朗诵一篇作品都要从分析作品的内容入手,从内涵进行剖析,剥离出大结构、小结构,体会感情的层次,找到文章或者诗歌的凝聚点和落点。把声音注入情感,用情感装饰声音,使声音形象起来,生动起来,具有感发生命的力量。

另外,朗诵文学作品,薛飞特别讲究配乐。他从网上精心挑选音乐,下载备用。要让作品的延伸与音乐的起伏完美结合,让每一个文字和每一个音符配合得恰到好处,这既要下功夫去搜寻去配试,还要具有超凡的灵感去洞悉去感悟。薛飞就这样以他的勤奋和才智不懈地打造着完美。

薛飞经常要参加一些朗诵会,还不时要主持各类的晚会。薛飞总认为作品仅仅照着读,出不来真正的艺术效果,所以无论作品多么长,一页两页乃至更多,只要是他决定要好好朗诵的,他就必须全文背诵。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感情的倾注,才能使作品与声音完美结合,成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网上,薛飞的许多朗诵作品被视为经典,让人百听百感,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黄河》、《青春中国》、《悼念一只小灰雁》、《白杨礼赞》、《朗姆!朗姆!朗姆!》……

    我偶然听到一篇诗意的散文。低回婉转的背景音乐。苍凉沉郁的男声朗诵。

《最忆是江南》。

“江南,我回来了!一千年了!周遭世事,沧桑变迁。”我不知道千年的轮回是何等样的漫长,我只知道亘古的痴情不是美丽的错误。漫长的等待是漫长的期盼,美丽的守望是美丽的承诺。片刻的迷惘因着片刻的追寻,永恒的执著因着永恒的爱恋。

“你在我心里。而我――在天涯!”

我的心在那一刻被深深震撼。不是因着我的多情易感,而是那声音传达着一种感发生命的力量。我被那情绪感染着,被莫名的无奈困扰着,其实我从来就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追悔与苦痛。是的,许多情感会在瞬间迸发,瞬间消散,根本就没有理由,也不必去找寻什么理由。走过跑过跋涉过徘徊过,不是每个脚印都值得度量与推敲呀!

“我对你的爱因了这追悔和等待而成永恒!”

这世上原来是有一种爱,可以爱得如此苍凉,爱得如此悲壮,爱得如此荡气回肠,爱得如此感天动地。难道无数次的追悔,上千年的等待,真的追不回年少的时光,追不回擦肩而过的遗憾?一切的改变或许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但现实仍然值得期待。最忆的岂是江南?!分明就是这难舍的故园情怀!游子啊!原来你对这土地爱得如此深沉!

有人说薛飞用灵魂爱着艺术,视艺术为生命,其实艺术与他的生命本身就是合而为一不可切分融汇浇铸在一起的。他对艺术爱得热烈也爱得深沉,爱得执著也爱得洒脱。他的生命体现着艺术的光辉,艺术凭借他的精神而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薛飞似乎全天候都在运转着自己,各种活动和应酬铺天盖地。他抽烟很凶,到了烟不离手的程度,甚至开车的时候也抽;他虽然不至于达到酗酒的程度,但视酒如水,啜饮、豪饮、一饮弃千钟;他忙得一塌糊涂,生活毫无规律,熬夜经常通宵达旦;他几乎是在用一切常人认为是糟蹋嗓子糟蹋身体的方式对待自己,偏偏那嗓音就是那么纯净,那么厚重,那么浑然,那么富有磁力。

他说:“玩儿是一种心态,太较劲了反而适得其反,用玩儿的心态做事更放松,驾驭起来更自如。”

他玩儿得率性,但是不张扬;他为人处事严谨自律,却毫不死板。也许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矛盾的统一体,但是薛飞往往是把极端的两者可怕地统一起来。有时候那样平易随和,有时候却那样琢磨不透;有时候“像个孩子似的神情忘不掉”,有时候那目光又仿佛让人感觉隔了千山万水。

薛飞住在北京老城区的一所大杂院里,杂乱而破败,没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静。他的屋里屋外摆满了一盆一盆的花花草草,木本、草本,乃至院子里生出的野草都种到了花盆里――薛飞一视同仁称它们为“花”。他精心地照料它们,再忙都忘不了浇水、上肥,有时候他就只是平静地凝视着它们。在这喧嚣的年代,在这嘈杂的都市,在嘈杂都市中的这个破旧小院,居然还有着这份宁静和宁静中的这些绿色……

    有人说,薛飞骨子里有一种平民情结。他坚持住在大杂院里,精心呵护那些知名或者不知名的花花草草,独自体味花开时的美丽与花落时的惆怅。

今天的薛飞,更加成熟,更加睿智,举手投足之间更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潇洒,他脚踏实地却超然尘外的洒脱,他漫不经心却万事了然的睿智,他持重深沉却又行云流水般的气质,越发耐人回味。

尽心

2007-3-20

薛飞的朗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