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姜昆 |
分类: 人物访谈 |
姜昆:高调做事
数月前就想采访姜昆,没想到约他竟是如此不易。倒不是他架子有多大,而是他排得满满的工作甚至很难找到见缝插针的机会。他要么开会,要么在外地演出,要么忙于操办曲艺培训班,要么……终于采访到他,是在他即将第8次“入藏”的前夕。
我所了解的姜昆,似乎总是保持一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状态,事情一定要做好,求全责备,甚至做得轰轰烈烈,但如果只是宣传自己,那就一推再推,总是尽量把时间节省下来忙那些铺天盖地的“正事”。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做慈善的事
采访的话题从他眼下要忙的事谈起,也就是“入藏”。
1997年,姜昆自己出资20万,另外筹资100万在西藏的堆龙德庆县东嘎镇兴建起“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此后,每年姜昆都要亲自到西藏,到这所希望小学,看望那里的师生,捐钱、捐书、捐电脑,考察学校建设的具体问题。这回,已是他第8次专程赴西藏,照例是默默地,为他集资创建的希望小学奉献一份爱心。
其实,姜昆无论到哪里演出,只要有机会,他一定要去那里的希望小学看看。今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长征路上送欢笑,革命圣地万里行”活动,要把欢笑一路送到红军长征经过的革命圣地,3月底来到了第一站――广西的平果县,无论行程安排得多么紧张,他们还是特意把欢笑去送给了那里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多年来,姜昆参与和组织的义演不胜枚举,有时候他就把所有演出收入全都捐给希望小学。
去年10月15日,我在一次青联的活动中见到姜昆,他为了给希望工程筹款,主持义务拍卖,直喊得声音沙哑,汗如雨下……他的激情和真诚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
除了捐助希望工程,姜昆还积极为艾滋病人筹集善款,前不久又带头捐助并看望高位截瘫的湖南电视台女主持人梁艺。今年一年,姜昆已经安排了12场义演,他不仅要组织协调,而且场场登台献艺。
他说:“虽然我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是我要做出一种姿态,发出一个呼声,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做慈善的事。”
相声一定能够振兴
谈到相声的现状和前途,姜昆斩钉截铁地说:“相声是很有生命力的艺术,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声贴近老百姓,老百姓喜欢相声,相声的前途绝对不会灰暗,我相信相声一定能够振兴!”
姜昆认为振兴相声的关键是在创作上下功夫,要从自身找原因,要反思,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与国际接轨,要让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笑引向中国。
今年4月,姜昆举办了为期10天的相声及曲艺学习班,他不仅亲自授课,而且每天还要和学员一起打磨作品,有的学员一个人就带来了15篇作品,对36位学员的作品,姜昆一篇一篇耐心进行指导,还要把其中经过修改后较为成熟的42篇作品汇编成书。
从20多年前开始,我们就听姜昆说相声,除了传统的相声段子,他更多是在说自己创作的相声,比如《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等等。他不仅坚持不懈进行相声创作,而且创办“中国相声网”,编辑200万字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最近,他还主编了《中国曲艺通史》和《曲艺艺术概论》。
谈到郭德钢这位“草根艺术家”的火爆兴起,姜昆认为这充分说明了老百姓对于相声的期待,而且艺术必须植根于百姓,要为老百姓服务。对于这种使曲艺贴近民众的做法,姜昆表示支持。
我没有业余生活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与姜昆交谈,他似乎是句句不离相声,不离曲艺。
我想换一个轻松一点儿的话题,于是问姜昆是如何安排业余生活的。
“我没有业余生活。”姜昆脱口答道。
“如果有空闲的时间,您做些什么呢?”
“那我就写作,写相声。”
对于姜昆来说,也许工作和生活已经结合得密不可分,或者说已经合而为一。他的业余其实也是工作。
姜昆不仅相声写得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包袱抖得干净利索,而且姜昆的文笔好也是圈内圈外人的共识,写文章,写诗,极富才情。1998年他出版《笑面人生》一书,2003年出版《自我调侃》,文笔流畅洒脱而且幽默生动。我1999年看到他为吴欢的《奇侠》作品集写的序言,去年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在杭州开幕,读到他亲自执笔写的晚会花絮,虽然都是信手拈来的小文字,但颇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
除了写作,姜昆爱好广泛,数业有成,比如书法、绘画、谱曲、主持节目,样样拿得起来。1990年他与杨澜主持“正大综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曾经在很多场合看到姜昆的书法作品,笔锋刚劲有力,结构浑然舒展。他自幼受家学影响,写毛笔字是“童子功”,如今再忙还是会抽出一定时间练字。
姜昆就是再忙也不会忽视朋友。2001年姜昆正式开通自己一手创办的鲲鹏网,不仅取《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大气磅礴的句意,而且也是用了“姜昆的朋友”的谐音,财富不是永远的朋友,但朋友是永远的财富。去年他把网站交给别人经营,自己提供相关资料,至今保持每天800万次以上的点击率。
我经常从漫画家方成老那里听说姜昆,大到他为曲艺,为相声奔忙,不计个人得失;小到百忙之中为方老过生日,还特意给方老送去写字用的宣纸。
有人把姜昆称为相声大师,称为里程碑,对此,姜昆一笑置之,很诚恳地说道:“我应该算是一位相声工作者,热爱相声,并且执著追求,但离大师毕竟还有一定距离。如果在某个领域只要做出一点点成绩就称为大师的话,到处都是大师也就没有大师了。里程碑是要经过岁月考验的,是一个时期的标志,不能今天一个里程碑,明天又一个里程碑。要说大师,侯宝林、马季,那才是大师!”
姜昆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主持曲协工作,谈到今年曲协的工作,他如数家珍,什么全国少年儿童曲艺大奖赛,什么第四届牡丹奖,什么第三届cctv相声大赛,什么中国国际幽默艺术节,……
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然而“独善其身”已属不易,何况“兼济天下”?中华文化传统中胸怀理想的文人,在精神上往往也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士人。姜昆是艺术家,他凭着这份艺术家的情怀与承担,以传承为己任,期待着花开满园的那一天,这正体现出一种对社会、家国和人生的责任感。
姜昆小传: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1950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78年底以最年轻的代表身份,参加了“文革”后的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并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1985年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电视台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选中他当主持人,并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此后他几乎参加了历届“春晚”。
尽心
2006-5-21(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