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作黎的诗

(2006-03-26 22:12:36)
标签:

韩作黎

诗歌

教育

分类: 文学评论

一片冰心在玉壶

——韩作黎与“教育诗”

 

    认识韩先生是在 199558钱世明作品研讨会,后来请先生给我编印的第二本小册子《格律诗词入门》题写书名。韩先生称我为“忘年交”,我因敬仰先生的风范,自然也颇愿前去请教。

    先生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培育出了不少栋梁之材,这期间偶有所感,信手拈来,亦得诗数百首。有日与先生谈到此处,灵机一动,遂劝先生出本教育诗集,先生首肯,又过数日,先生乃说已整理了十之二三,我心切,想要先睹为快,于是又催促尽快以飨读者。

    先生的“教育诗”题材相当广泛,形式亦灵活,多为即兴而作,不拘平仄,兴之所至,写真情实感;语言虽浅显,读来近乎“打油”,但味在其中;往往含有教育意义,授益于人。

    以下试举几例:

其一,先生曾去加拿大访问,有一位女留学生执意要先生留言,恰在席间,先生不及考虑,随手抽出烟盒里的白纸写了四句相赠:

 

临别仓促难赋诗,惦念之心自当知。

祖国厚望时时记,不愧中华一女儿。

 

    据说后来此诗于留学生中间传抄,颇有些影响。而那位女留学生在毕业之后则婉言谢绝了外方的邀请,毅然回国就职。

其二,有一个广东人在加拿大魁北克开中国餐馆,已入加籍,而常念及祖国、亲人。先生有所感,即席赋诗一首:

 

万里之外会乡亲,数度交谈情义深。

言语难表同根意,但留真诚一片心。

 

    后来先生又把此诗用毛笔写了托大使馆给捎去,据说这位中国老板装裱后将其挂于店中醒目位置,引得很多游子见之则感慨万千。

其三,先生曾往某实验小学参加欢送退休教师的大会,见到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亲切的面容,想到桃李一片芬芳的情景,临别时写了这四句:

 

置身校园数十载,培育万千桃李芳。

园丁辛勤何作证?一片丹心两鬓霜。

 

    周围的很多老师和学生看后都非常感动。要求复印几份各自珍藏。

以上这几首都是先生为别人写的,下面这首“离休歌”则是为勉励自己并且寄望未来而写。

 

神州水秀山也明,我今离休在京城。

政治母亲永世恩,阶级兄弟深海情。

发挥余热重晚节,坚持信仰奋终生。

且盼中华新儿女,创业浩气贯长虹。

 

读了这些诗,我想会有不少人同我一样盼望着尽早读到韩先生的教育诗集,并且从中获益的吧!

 

附记:

这本教育诗集终于没有出版,韩先生却突然仙逝。

1997年春节我和小妹去韩先生家中拜年,先生谈笑风声,还计划要写好几本书。199861日突然噩耗传来,没想到又一位忘年交离我而去。

“京华才女名尽心,诗词创作功夫深。相识老夫诚欣慰,切盼贤契更求真!”这首诗是韩先生于199651日写给我的,贤契指弟子,言辞是对我的勉励。我虽无才,但为人为文向来以“求真”为本。韩先生在天有灵,时时可鉴我心。

墨迹盈盈,往事历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原文大约写于1996年年初,附记写于199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丁聪
后一篇:严文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