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书》系列散文之二:过家家
(2009-03-03 13:35:36)
标签:
文学/原创中国洛阳余子愚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 |
◎过家家
童年时,对成家立业四个字毫无概念,只知道和邻居家的小女孩拉个勾,就是成了夫妻,小女孩怀里抱个布娃娃,就是我们的孩子。我去拣石头,她在一旁哼着不知所以的童谣,石头是我们的晚饭,折两根树棍,成为筷子。我递给孩他娘一块瓦片,她幸福地接过来,拿起树棍,装作往嘴里拨拉着晚饭,还不丢下怀里的布娃娃,一边吃着,一边说,孩子别闹,妈妈吃饭呢。
童年时,类似的夫妻还会经常换人,比如说,我曾和村子里的三四个比我小的女孩子结为夫妻,这不是说我多么有权势,有三妻四妾,而是平均主义,同龄的男孩女孩都在玩这样的游戏,每人一个,自由结合。我们的孩子还会长大,比如邻居家的女孩子,让她的弟弟做我们的儿子,我还是扮演父亲,她做母亲。这时就不是几块石头当晚饭了,我偷了家里的火柴,点起了火堆,烧偷来的玉米棒子,常常在没烧熟之前就被大人发现,一顿呵斥,饭没吃到,还要掉几颗委屈的眼泪。
这完全不影响我们的夫妻关系,没多久,我们又开始上演过家家的节目,几对小夫妻同时出场,比赛谁家的男人有本事,有的偷来火柴,有的偷来盐巴,童年时还是吃那种比较大的编织袋装的粗盐,几颗盐籽就咸的厉害。有的偷来味精,最厉害的偷来一个搪瓷缸。当然不能烧玉米棒子了,赶在野绿豆成熟的时节,我们安排人拣柴,女孩子去地里找即将成熟的野绿豆,有人拿搪瓷缸装了水,放在火上煮,绿豆剥出来,丢进水里,放上盐巴,加上味精,煮熟了,还是平均主义,每人分几个,吃着玩。虽然不多,但是津津有味,那算是我们几家小夫妻过的比较隆重的节日。
但是也有倒霉的时候,有一次,还是集体活动,刚点着火,忽然刮起一阵风,那些野草秧子柴火一下子刮到邻居家屋顶上去了,当时还是土坯垛子墙,屋顶还是茅草葺的,我们一下子傻眼了,邻居家的女主人发现了,大喊着跑出来,拿脸盆盛水把火泼灭,避免了一场火灾。我们这些小夫妻吓傻了,谁也不敢像往常一样温柔对待自己的孩他爹,孩他娘了。邻居家的女主人不解气,把责任放在我头上,因为小孩子里我最大,虽然也不过五六岁,她跑去找我爸妈告状,说我领一群小孩烧她家的房子,爸妈十分恼火,警告我以后不准偷拿家里的火柴。
过家家在我上小学之后就没有了,上了学,正如哲人所说,知识是痛苦的根源,知道了男女有别,知道了生理知识,过家家便彻底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意味。
现在,谈恋爱都成了一件不可轻易允诺的事情,男男女女,自己的另一半在哪里,更不能像小时候过家家那样随便称呼一个异性为孩他爹、孩他娘。想起童年的时光,一种忍不住的快乐会变成伤感,人长大了,丢失了很多东西,越往前走,我们越发现童年的有趣,天真和好玩。童年成了我们丢失已久的玩具,再也找不回来。
过年回家,堂姐三岁的女儿抱着一个小狗玩具,问我,舅舅,我们来玩过家家吧,小狗是我的孩子,我们来哄他睡觉吧?那一刻,我想笑,却终究没有笑出来。
2009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