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歧视
(2021-08-30 16:34:21)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看世界 |
这里说的歧视,指种族歧视。不同的种族如何相处,究竟取决于什么,是肤色、文化差异还是自我救赎?这是一个话题。前面说到过,二战结束后,美国青年经历了好几种心路历程,先是迷惘的一代,这当中除了海明威、菲兹杰拉德,还有黑人作家赖特、鲍德温,在我看来在上世纪的美国黑人作家中,鲍德温是最优秀的,他率先明白,要解决种族歧视,首先是被歧视的一方,如何自我提升能力与素养,赢得歧视方的钦佩和尊重。
随后出现的是所谓垮掉的一代,这一代的作家几乎都是白人,他们为政府参与越战的决策所激怒,这样的决策会葬送许多美国青年的未来,付出巨大的牺牲,而这样的牺牲所换来的,是南越人遭受更巨大的痛苦,事实也确实如此,北越人不仅在战后蹂躏南越,还掠夺了越南华人的几乎所有财富,而老奸巨猾的基辛格,却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当然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如今越美互伸橄榄枝,两国互信已异乎寻常。
接下来便是当下的美国年轻人,我把他们称为焦虑的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面临的选择,穷人奋斗的是吃饱穿暖,不懂富人为何会堕落,而富人面对穷人的砍杀,想到的是躲避,如今的美国民众,面对黑与白,究竟选哪边站,是有些尴尬的,美国的华人也是如此。华人也分几个层面,社会地位高的,不喜欢什么黑命贵,人世间什么命都贵,为何要强调黑命贵?底层的华人不一样,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与黑人糅合在一起,为黑人呐喊即为自己呐喊。
然而亚裔并非铁板一块,西亚南亚不用说了,几乎都是穆斯林,一看面孔就不是华人,东亚的日韩也不愿与华人为伍,华人与其余亚裔始终有缝隙,其实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最欺负最歧视华人的,是华人自己,许多远道赴美谋生的华人,如果进唐人街打工,只能拿到最低工资。华人歧视华人,华人是可以忍受的,歧视华人的若是黑人,那可受不了,若是白种人,那就更加不能容忍了,非要打官司不可。
为什么遇上白人要打官司呢,因为打官司就是讲道理,对方要有地位有教养,才是说理的对象,才有可能跟你讲道理,如果遇上的是别的种族,讲道理就没什么意思。一个人如果在美洲被欺负,估计回到中国大陆,也依旧是被欺负的命,只是如果在法制健全的地方被欺负,还可以打打官司,甚至打赢官司,换了无法无天的社会,那就信命吧。我们见过华人在美国、日本打官司,就没听过在非洲或者俄罗斯打官司的,打也是白打,还不如不打。
早年曾与一位美国黑人青年,在夜色下的漓江边聊天,他的肤色比夜色更深沉。他说其实他很清楚,来到中国后发现,跟美国白人相比,中国人更歧视黑人。他又说白人歧视黑人,是因为黑人为白人打工,华人歧视黑人,那就是一出荒诞剧了。他这话让我想起了鲍德温,鲍写过一本书,书名叫《没人知道我的名字》,那是他作为一个无名青年,在欧洲流浪期间写下的文字。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很歧视黑人的,鲍德温在纽约黑人区哈莱姆长大,从小就备受歧视,连犹太人都歧视黑人,为了逃避这分屈辱,他只身前往欧洲,结果发现欧洲人比美国人更歧视黑人,他这才意识到,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已经很幸运了。这也就是说,世界这么大,美国人对黑人算好的了,比欧洲人亚洲人都要好,远超过非洲人。
曾经有一群美国黑人,祖上是从非洲贩卖到美洲的,为了逃避被歧视,决定结伴回老家非洲西海岸,在那里建一个国家叫利比里亚,所谓利比里亚就是英文解放的音译。结果折腾了一段时光,还是决定放弃再去美国,美国的法律与自由已经相当成熟,要想把这一套转移到非洲,没那么容易,只要触动本土利益集团的奶酪,就会遭到殊死抵制。
人的审美观是后天形成的,比如白天与黑夜,多数人喜欢白天,因为黑夜看不清楚,我也喜欢白天,但是白米与黑米,虽然多数人更习惯于白米,但我喜欢黑米,道理也不用多说,反正我有我的口味,就是喜欢黑米。至于白人与黑人,我承认受白人文化的影响要多一些,白人当然也有恶习,比如吃东西喜欢舔手指,喜欢吃臭奶酪等等,这也没什么,人家爱干嘛干嘛,别传染给我们就行了。
仅凭肤色去判断人的品行与能力,是不够的,各种族都有文明和不文明。要说世上最出色的黑人,那就是美国黑人,生活在美洲大陆的黑人。华人也一样,我见过华人无数,美国华人可谓出类拔萃,数数华人百人会里的佼佼者,便略知一二,获诺奖的华人,也以美国华人居多。这说明什么呢,价值观第一,种族是次要的。任何一块土地上的观念,都应有利于人的创造力,观念若合适则动力无穷,观念不合适,原有的文明也会渐渐衰落。
如今的美国,面临的正是观念的冲撞,世界起风了,所有的船只都在风雨中飘摇,美国这条船也不例外,我说当下的美国人是焦虑的一代,这焦虑正是源于面对风向的转变,这条船缺少一位清醒的船长。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写过一部诗集《草叶集》,当中最有名的诗作,叫《啊,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描写的美国船长,叫林肯。
林肯是个清瘦的男人,来自中西部的伊利诺州,当选总统后,用铁腕与智慧解决了南北纷争的乱局,最重要的是,排除重重阻力,签署了解放黑奴的法令,连马克思都称赞他是一位罕见的伟人。美国现在缺少的,正是一位新林肯。鲍德温在谈及林肯解放黑奴时说,这是白人面对罪恶的自我救赎,而黑人是否能真正赢得尊重,还得看黑人以后做什么。这是鲍德温50多年前的预言。
美国黑人眼下的所作所为,将决定黑人未来的命运。互联网时代的世界,与19世纪的美国一样,充满了纷争,看似不同的肤色,有不同的主张,而实际上比肤色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如果价值观没道理,无论什么肤色都应受到谴责,而对公平公正的理性追求,才是不同肤色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