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百双嫉妒的眼睛

(2018-05-04 11:37:56)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看世界


一百双嫉妒的眼睛

              沈东子

 

 

弗兰纳里奥康纳生活于美国南方的佐治亚州,佐治亚是农业州,若论经济规模,远不如北方的宾州、麻省,连隔壁的佛罗里达也不如,但这片盛产花生、玉米的土地,同样适合产生大作家。奥康纳为了写作,曾北上求学,先后在爱荷华大学创作室和纽约的雅豆写作营待过一段时光,结识了不少同时代的文学大腕,但她大半生是在佐治亚度过的,小说也都以佐治亚为背景,是一位典型的南方女作家。

奥康纳擅长写作短篇,《好人难寻》《救人如救己》等在《纽约人》发表后,纽约文坛为之一惊,连一向挑剔的评论界,也开始议论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女人,有记者想采访她,通过编辑部才知道,她远在佐治亚,到达佐治亚后才发现,她住在米利奇维尔,这里不仅离纽约、华盛顿很远,距州府亚特兰大也有一段路程,然而这座城市是佐治亚的旧州府,承载了南北战争的记忆,满城都是昔日辉煌的痕迹。

谦逊是中国人的美德,有时候过于谦逊会妨碍作家的成长,奥康纳在这一点上毫不客气,记者在采访临近结束时问她,对美国南方文学有什么看法,她说“我在哪,南方文学的中心就在哪。”这句话充满霸气,掷地有声,如闪电划过长空,喧闹的文坛立刻沉寂下来,开始仔细掂量其中的分量。平心而论,奥康纳的作品不算多,除了短篇,只写过一个长篇《慧血》,她不幸染上家族遗传的绝症红斑狼疮,只活了不到40岁,终身未婚且不见有明确的恋爱经历,然而简单的生活,让她规避了人世间的虚妄与繁缛,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奥康纳对世界的了解,是通过阅读完成的,她的文学爱憎很分明,喜欢塞林格、马拉默德,卡波蒂和威廉姆斯让她“想吐”,至于卡夫卡,根本读不下去。孤傲的奥康纳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霍桑,有一根神秘的线穿越百年,将两人的灵魂连接起来,那就是天主教信仰。霍桑通过一个通奸故事,拷问人类的原罪,奥康纳则有一双世上最冷的眼睛,看见谁,谁的内心就会结冰。她的眼光如手术刀般精准,将灵魂的斑点剔出来分析,于细微处洞悉人性的高贵与邪恶。

她个头娇小,在生命的晚年喜欢养孔雀,最多时养了一百多只。我们惯常把孔雀视为美丽的象征,西洋人不这样想,在西洋文化的语境里,孔雀意喻为嫉妒,传说天神赫拉嫉妒宙斯的情人艾奥,派百眼巨人阿耳格斯监视她,结果巨人被宙斯杀死,赫拉将巨人的一百只眼镶在孔雀尾巴上。当年轻的女作家拄着双拐,行走在孔雀群中,设想有一百双嫉妒的眼睛注视自己,那感觉一定是很奇特的。

奥康纳的小说语言,如孔雀羽毛一般华丽精致。“人在挣扎苦忍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会热爱这个世界。”这是她给世人的赠言。这个女人的生命如昙花一现,但留下的小说却如美酒耐人回味,普利策奖通常只授予活着的作家,但奥康纳太出色了,因此在1972年,也就是奥康纳去世八年后,评选委员会破例将当年的奖项授予《奥康纳小说全集》,以示对她的缅怀与敬意。如今米利奇维尔应证了女作家的预言,已成为后代文青景仰的文学圣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译家的定位
后一篇:末日鹦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