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郁金香与飞毯

(2016-09-25 14:31:18)
标签:

文化

诺贝尔文学奖

分类: 看世界

 

郁金香与飞毯

             沈东子

   

 

 

有的国家似乎命定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世上有100多个国家,诺奖历史有100多年,英法美德近水楼台,一个国家就有七八个作家获奖,其他国家轮不上也很自然,非洲好几十个国家,迄今只有埃及、南非、尼日利亚作家得过奖,获奖的亚洲国家,也仅有印度、日本和中国,土耳其长年努力脱亚入欧,大概早就不认为自己属于亚洲了。那么欧洲呢,欧洲的主要国家几乎都有作家获奖,唯独有一个国家很奇怪,至今未被垂青,那就是荷兰。

 

荷兰文学不够出色吗?未必。亨德里克·房龙和安妮·弗兰克,都是文学史上的名人,再说现当代文学,小说家和戏剧家我不了解,诗人是很多的,上世纪80年代末,漓江社出过一本《荷兰现代诗选》,诗作很新颖。荷兰人在其他领域成就非凡,诺奖物理、化学、医学和经济学奖获奖者都有荷兰人,唯独文学奖迟迟轮不到。瑞典周边的国家,挪威、芬兰、冰岛都获奖了,莫非荷兰人写诗不如冰岛人?要知道那个冰冷的岛上只有30来万人,是荷兰人口的零头。连匈牙利人和捷克人都获奖了,始终没有喜欢种郁金香的荷兰人。

 

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文学,要跨越语言翻译的万重关山,才能抵达斯德哥尔摩,同属北欧的荷兰,并没有这么难以逾越的语言障碍。荷兰早期的文学作品,大都有英法等主要语种的译本,从1970年开始举办的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更是全世界诗人的盛会。欧洲当然还有一些国家未获奖,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分离出来的国家,如克罗地亚、拉脱维亚、乌克兰等,但若论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无法跟荷兰相比。近年获提名的荷兰作家倒是有,小说家努特博姆名字经常在前十名徘徊,但似乎也仅限于提名,长年陪太子读书。

 

另一个没有获奖的重要国家是伊朗。说起世界文学,伊朗是一个绕不开的民族,古波斯自不待说,与魔法飞毯齐名的,有大诗人菲尔多西、萨迪等,曾读过一本《痴醉的恋歌——波斯柔巴依集》(漓江版),诗人海亚姆汪洋恣肆,气势非凡,有伊朗李白之称,所谓柔巴依集,是鲁拜集的别种译法。当代伊朗文化也有世界影响,最突出的是伊朗电影,前不久去世的阿巴斯,与其他伊朗导演一道,引领世界表现主义影片之风骚,其作品《樱桃的滋味》等过目难忘,戛纳、奥斯卡、柏林、威尼斯的获奖者行列中,都可以看到伊朗人活跃的身影。

 

可是伊朗人从未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文学如此,自然科学领域似乎也未获得认可,心高气傲的伊朗人对此一定愤愤不平。伊朗现当代文学不够优秀吗?未必。尼玛·尤什吉改造波斯诗体,被誉为现代诗歌之父,他的继任者夏姆洛、卡德卡尼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作家开始分化,流亡或留下。流亡者获得思想自由,但离开故土后不接地气,作品更多表达的是个人忧伤;留下者倒是接地气,但需挣脱各种教义束缚。当然,也许在寂静的群山下,地火在运行,伊朗文学的惊世之作正在酝酿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吸  烟
后一篇:率性男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