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的民国范儿

(2013-03-02 14:45:42)
标签:

文化

分类: 看中国

 

父亲的民国范儿

           沈东子

 

 

父亲遗著《名门之后说名人》,作为广西政府参事文史馆员丛书之一种,终于在蛇年春节前由广西师大社精印面世。父亲去世快20年了,我也在朝他的晚年走去,有时会独坐黄昏,体会一位江浙男人流落岭南的心境。想完全体会当然不可能,两代人毕竟经历不一样,只能去感受文化人的那分孤独情怀。父亲是老一代文化人,所谓老一代指的是民国时期受的教育,他先后就读浙西临二中和东吴大学,四十年代末完成所有学业,入中南军大做文化教官。他曾有一张戎装照,左胸插钢笔右腰别手枪,神似北伐时期的郭沫若。

 

因为受的是民国教育,父亲骨子里有一种民国范儿,那是真正的民国范儿,不是演出来的。记得父亲描述过老家的天井,说天井里种着玉兰花,遇上落雨时节,一滴一滴的雨水,会飘下来落在广玉兰的花瓣上,练毛笔字练累了,就趴在窗前看雨,只有住带自家院落的房子,才可以看见雨水飘在玉兰花上,看见蚂蚁排队往云上搬家。他说小时候喜欢在阁楼上看天,爷爷在窗户上贴了玻璃纸,天热的时候,会有蚂蚁排着队,从窗户上走过,好像朝太阳走过去一样,他就仰头看它们在云上爬,爬过一朵云,再爬另一朵。

 

父亲对诗书画印的品鉴,有相当高的造诣,尤其是书法,我更是望尘莫及。说实话我练过书法,专临赵孟頫,可一来天分不够,二来遇上电脑时代,键盘替换了笔,无暇去揣摩字形结构,要想学会并超越前人非常难。就像在欧美,因为打字机的普及,一般人的字迹都不好看,我早年与洋人交往时发现,文章写得漂漂亮亮,可临时要留个地址什么的,那几行字真是不敢恭维,当然也有写得好的,曾与一美国女孩通信数年,人漂亮字也漂亮,她写的是那种微斜的草体,典雅而飘逸,有时想象她每次写信,一定都手握鹅毛笔。

 

父亲一贯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诗词与赋,那些精致讲究的五言七言绝句,或铺排灿烂的歌赋吟咏,深藏着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文情怀,值得慢慢品味,相比之下小说就很底层了,属说唱一类,不登大雅之堂。他对小说是很鄙夷的,尤其看不起现代小说,进而对现代文学也不以为然,从来不读巴老曹,听说我写小说,他面露不屑,后由旁人嘴里知道,我的小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神色这才有所缓和,要我拿给他看看,只是那时他已病入膏肓,没有余力评点了。

 

父亲对我没能继承家族的文化血脉,一定是不满意的。我也曾努力过,可生活在孔家店轰然倒塌的时代,最终还是阴差阳错,把时间精力交付给了蝌蚪文。学蝌蚪文挺辛苦的,不但未能形成远大抱负,连眼睛也近视了,我像成千上万孔武不足斯文有余的中国男人一样,早早戴上了眼镜,看得清近处看不清远处,看得懂外文看不懂古文。有时候我看着父亲的遗墨,看着那些苍凉遒劲的书法,会心生彷徨,纳闷自己是不是迷路了,犹如逆水的蝌蚪在河水中挣扎,不过这彷徨也是瞬间,蝌蚪虽小,对潮流的走向还是清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大师
后一篇:黑色的王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