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人的力道

(2012-08-13 18:21:14)
标签:

乔志高

文化

分类: 看名人

 

 

高人的力道

          沈东子

 

 

说起翻译家,我曾担心长居国内者外文不够敏锐,而侨居海外者国学欠扎实,不过前辈译家的故事告诉我,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先说前者,杨绛自学西班牙文,译出《堂吉诃德》,丰子恺从未留俄,把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译得如诗如画,林纾连外文都不懂,还译了十几部小说呢,至于那些在书斋里通晓拉丁文、希腊文和梵文的天才,就不说了,这多少印证了乔志高(George Kao19122008)的说法,一个人外语不够好还可以补救,若母语不好,是成不了翻译家的。至于后者,恰好可以举乔志高做例子。

 

乔志高不姓乔,姓高,叫高克毅,因为取了个英文名,通常都叫他乔志高,这也是他翻译用的笔名。高氏的父亲是庚子赔款资助的留学生,他生于美国,青年时期回燕大读书,以后在上海、旧金山、纽约、香港都生活过。如许多四处游走的海外华人,高先生的见识是不用说的,语言表达也属一流,写过许多双语比较的小品文字,俏皮中深藏对人生的参透,平和而略带一丝怅然与忧伤,《美语录》系列是他的代表作,据高先生自己说,是“几十年来在美国看报、看杂志、读小说和非小说、听广播、看舞台剧、看电影、电视,最重要的还是竖起耳朵来听人家说话,所作的札记”。

 

一个优秀的翻译家,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位作家,是不可思议的。高先生解说英文的方式,展现出在双语间来去自如的才华,他喜欢把自己放进语境娓娓道来,比如有一年他去波士顿参加舞会,遇到一位漂亮的华裔姑娘,想打听对方芳名。姑娘一边跳一边要他猜。名字如何猜?他只能摇头。姑娘给他提示,说你读过朗费罗的哪首哪首诗吗?他摇头。她又说:“你没有听说过那句话,Why don’t you speak for yourselfJohn?(你怎么不为自己表白,约翰?)见他依然不懂,姑娘只好把名字告诉他,不过兴致减掉了大半。

 

原来她的名字出自朗费罗的诗歌《史丹迪士求婚记》,说的是士兵史丹迪士爱上美女普莉西拉,胆怯不敢示爱,请牧师约翰转达,结果美女看上了英俊的牧师,反问“你怎么不为自己表白?”这句话家喻户晓,只要受过良好教育都会知道。姑娘是用这种方式检测对方的教育程度呢,结果那时候乔志高刚到美国不久,没能对答上来,没猜到芳名,自然也没能赢得芳心。高人发力,四两千斤,高先生这样解说,你只能承认高,实在高,有故事,有学问,还用心。

 

我与乔志高有一面之缘,九十年代中在香港中大听他讲翻译,他那时已经八十多了,相貌有点像晚年的刘海粟,说话舒缓有度,一副绅士派头。那次他没讲谈恋爱故事,讲的是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译本的比较,选了林纾、董秋斯、张谷若、蔡思果四人的译本,比较书名、章节名、人物名的译法,又举当中若干段落,看各家译本之异同,说者轻巧随意,听者偶有启发。You can take me out of Chinabut you can never take China out of me.(你可以带我离开中国,但不可以让中国离开我。)这句话如果是别人说的,听上去有点煽情,但出自乔志高之口,则未免沧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偶然的爱人
后一篇:1894与201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