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好蛇果的女人

(2006-03-20 20:16:05)
分类: 看女人
爱好蛇果的女人 

爱好蛇果的女人

                                     沈东子

 

看过几页圣经的人都知道,夏娃受蛇的诱惑,偷吃了伊甸园里的苹果,因此苹果在西方,也被叫作蛇果,或禁果,偷尝蛇果也就被赋予了婚前偷欢的暗喻。以前有位朋友,羞于表达自己的要求,每次约会都买蛇果给女友吃,希望女友明白其中的意思,可是女友没读过圣经,或者装做没读过圣经,每次都把蛇果吃掉,然后挥手拜拜。

蛇果的意象来自西方,但东方的“夏娃”们尝过后,都称赞味道好,尤其是近七八十年,从“新的女性”莎菲女士,到《遗情书》的作者,全都成了蛇果的热烈爱好者。如果说这只是在书本和媒体上看到的例子,不算数,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蛇果爱好者,要更真实,也更生动。

一位同龄朋友的母亲,单薄的南方女子,20岁时离家出走,跟朋友的父亲私奔去了北方,30多岁时又再次出走,跟另一个男人去了西方,每次出走都很决然。易卜生写了娜拉的出走,但没有写出走后的结局,许多评论家们认为,娜拉出走后还会回来的,因为没地方可去。娜拉有没有回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朋友的母亲没有回来。我的这位朋友,幼年时常常抱着母亲扔下的几件衣服入睡,长大后变得沉默少语。

一位同龄朋友的太太,仗着略有姿色,有一天忽然觉得只有生活在北京,才对得起自己的脸蛋,于是丈夫不要了,孩子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做了北漂女郎。漂了好几年,发现北京的房子倒是越盖越多,但没有一间是属于自己的,北方男人也常常许诺,动辄就口出豪言,有事找我!但一旦有事相求,立马顾左右而言他。这位娜拉,倒是像评论家们预言的那样,想到了复婚,可红颜已逝,温情不再,这婚如何能复?

还有一个朋友,那才叫厉害呢,婚结了三次,离了三次,第四次没来得及登记,就分手了。问感觉如何?说好累。问究竟想得到什么?说开始还知道,现在越来越不知道了。这是位女性朋友。

蛇果本来只包含Sex的含义,专指性对女人的诱惑,如今获得延伸,可以泛指女人的所有追求,从爱或者不爱,婚或者不婚,到就学择业,展示自我,方方面面都有新挑战,新突破。现代社会的女人,已经没有什么底线可言,所谓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正是这种道德状态的写照。这也是旧礼教被摧毁,新的价值观待建立的这段空白期,必然会出现的内心迷惘。

烧掉了“三从四德”,反而有了二奶三奶,取下了了八大胡同、四马路的红灯笼,黑灯瞎火的地方,皮肉生意更兴隆。我们有幸身处中华历史上的繁荣时代,要数哪项产业最繁荣,还真不好说,但性产业无疑是其中之一,难怪会被日本人笑话为“卖春大国”。

把追求个人自由,置于对子女、配偶和社会的责任之上,这是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从女性的角度看,这种颠覆是一种解放,可是颠覆了,就得自己扛住,扛得住吗?这还得时间来证明。有时看见一些女权主义理论家,阴沉着脸数说女权的种种好处,总是感到很别扭,我一直努力去理解女人的各种追求,觉得无论怎样追求,总要得到快乐才好。

当然最好的格局是多元化,谁爱扛,谁去扛,不想扛的,就让老公扛,或者跟老公一起扛。女人如果想率先打破这种社会平衡,那就需要充分的勇气和心理承受力,去面对孤单、心碎、被误解和被遗弃,去吞食这枚由蛇果变出来的苦果,扛得住,尝尝蛇果也无妨,如果扛不住,那就只好独自疗心中的伤。

                                              200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