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 乳 石

(2005-11-21 13:51:05)
分类: 看桂林

钟 <wbr>乳 <wbr>石

                                        沈东子

 

桂林人长期生活在山水间,一直有些审美疲劳,开始意识到山水的价值,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候老百姓明白,只要一位外国首脑来一趟桂林,桂林的环境就会有所改观,倒不是指外国人到来前,动员家家户户扫马路粉墙壁,取掉所有晾衣绳,孩子们上学还要穿上家里最好的衣服等等,这些事当然也得做,但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外国要人来,城市就得改变面貌,变得更漂亮些,要知道自从被万里开外的日本人毁灭后,这座城市就没有盖过几幢像样的房子。

最早到来的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他来后桂林开始修码头,盖漓江饭店和剧院;接下来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比利时首相廷得曼斯、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都来了,这些名字虽然很长,可老百姓都能朗朗上口,像背四个字的成语一样熟悉。等到尼克松到来,Guilin(桂林,西方人一度拼作Kweilin)这个单词一下传遍了整个世界,从此它不再仅仅属于广西,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像尼亚加拉大瀑布,科罗拉多大峡谷一样,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美丽财产。当然这里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与外界交流的增加,无疑让桂林人进一步认识到这片山水的价值。此后老布什在做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期间,曾身背斗笠,骑自行车穿梭于阳朔山水间。克林顿则在七星公园里发表过关于环保的演讲,还登上河中小岛的古老渔村。

也许我们每天看着这片山,这片水,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不知道在旁人眼里,它有着怎样的美丽,就像淳朴的云南腾冲人,守着美丽的湿地,守着湿地上的蓝色小花,却不懂得如何爱护,如何珍惜,任由游客跳上去践踏,任由湿地的面积一年比一年减少,水质一年比一年浑浊。三十多年前的桂林人也同样好客,面对蜂拥而至的境外游人,不知怎样取悦才好,于是把眼光瞄准了那些晶莹透亮的钟乳石。

钟乳石千百年倒垂在幽暗的喀斯特岩洞里,一个世纪才长不到一厘米,质地坚硬,外观美丽,进过芦笛岩,或者看过莲花洞的游客,都会记得那些洁白浑圆的形状。也正因为游客喜欢,一些贪婪的本地人便产生了不良念头。他们到更偏远的山洞里,像锯竹笋那样,用钢锯锯下较小的钟乳石,有时甚至直接砸下来,然后拿到街头廉价出售,一时间在城南瓦窑一带,到处可以看见残缺的钟乳石,摆放在摊档上。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虽然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历史,但毕竟是一种痛心的事实,应该留在后人的记忆中。

                                                        2005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变 形 鱼
后一篇:穿木屐的邻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