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叫刘跃进刘震云尹力丁志成高群书熊明国陈谨高军秦海璐李易祥刘信义刘桦文化 |
《我叫刘跃进》从主要描写对象上看,很像是在表现农民工——北京某建筑工地的民工厨子刘跃进,但这其实只是作者走进生活现状的一个切入点,事实上有关这个民工厨子的工作行状,人们除了在叙述中得知他在市场买菜时极会算计之外,并没有看到更多的实质性内容。引动着人们伸纸疾读的,主要是刘跃进由丢包、捡包所引起的生活动荡与人生异变。他在街头听人卖唱时,腰包不慎被青面兽杨志偷了,弄得他差点儿自杀。因为腰包里装有他辛辛苦苦挣来的4100多元血汗钱,还有戗走了他老婆的李更生打给他的名为精神赔偿费的6万元的一个欠条。为了自己的后半生,也为了儿子的抚养费,他必须找到这个包,尤其是包里的那个欠条。但孰料自己丢的那个包怎么也找不到,却捡到入室抢劫的杨志慌乱中丢下的一个女包,里边除了有500块钱,一些女士用品,还有一个记录了某部委贾主任贪污腐化的各种证据的U盘,因此他又成了各道和各路人马竞相追找的对象。表面上看,刘跃进丢了一个包,又捡了一个包,虽然钱数并不对等,但也算有失有得。但事情发展下去之后,却发现这“丢”是“失”,“得”也是“失”,甚至是更大的“失”。因为捡到的包里的这个要命的U盘,刘跃进所面对的难题,突然就由日常生计的好坏,上升到了个人生命的安危,使自己的命运由此开始改变。瞬间之得失,偶然之事变,如何改写个人之命运,刘跃进的遭际可谓一例典型的个案。
咀嚼刘跃进的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在这一盘根错节又扑朔迷离的事件中,作者其实还有另外的用意,那就是以这个刘跃进为串场人物,深入揭示当下社会生活在变动中的种种乱象,和盘托出各色人等在不同想法与活法上的交织与碰撞。刘跃进由丢包、捡包、找包,不得不与底层社会的三教九流打交道,先是乡党韩胜利,青面兽杨志,后来又是唐山帮曹哥、崔哥,发廊女马曼丽,当然还有工头任保良,大老板严格,儿子刘鹏举,这些互不相干的行当与人物,因为种种利益的瓜葛与驱动,彼此相互利用,你我纠缠不清,使得刘跃进动手抬足都有风险,都是陷阱。因此,与其说刘跃进这个人比较倒霉,运气不济,不如说他所置身的那个环境实在过于险恶与龌龊。而像严格这样利用关系大搞官商勾结的,像贾主任这样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在根本上又构成了这个地下社会的主线,他们既给那些灰色社会势力的存在制造了理由,又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是滋生种种社会脓包的真正毒瘤。
正是在由一个U盘牵涉出的严贾关系以及搅动一切上,这个作品显示出了它的一个潜隐的深意,那就是官场腐败与官商勾结,是造成刘跃进生活不易与人生不幸的最为根本的原因,是祸及我们的社会生活的最大危害。而狡黠的刘跃进最终没有让他们找回U盘的愿望得逞,政法机关凭借他所藏匿的U盘使贾主任等被绳之以法,虽非刘跃进出于政治觉悟的有意作为,却写出了生活发展的应有逻辑,那就是不管是怎样的一个过程,结局都必然是:不法者必自毙。
刘震云写《我叫刘跃进》,显然十分愉悦,相当投入,我们也不难读出他的匠心所在、得意之笔,比如他编织故事的不凡才力,他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叉将出去,牵扯出另一个人物,孳生出另一个故事,尔后再绕道过来、连缀回来,使得故事的上面枝繁叶茂,故事的下面又有许多根根须须。还有他的那些充满了智性思考又不无幽默意味的夹叙夹议,如“身胖”与“心窄”的现象,“羊”与“狼”的喻比,有关“贼”的诠释,有关“演生活”的说法,等等,有声有色中又有识有见,给人以诸多意趣与启迪。但正是在这样两个问题上,刘震云似乎也有得有失。他构筑起故事来,细针密缕,优游自若,但也沉浸其中,难于自拔,使得故事曲折有余,流畅不足,主线不显,枝蔓太多,读起来不免有一种冗赘感。而那些不失其精妙的议论,不知是为了照应,还是编得太好了,一些地方显得有些重复,一些地方显得过于世故。我更为欣赏的,是刘震云状写小人物的特异才情,他既能把他们的心态琢磨透了,又能把他们的形状描画活了,尤其是那种面对生活中难“念”却又不能不“念”的“经”的尴尬,透射出的是一种深深的忧伤,而忧伤的背后,又是隐隐的体恤与同情。看得出来,民间与民愿,民情与民瘼,大致是刘震云创作的底牌与底色,而这便使刘震云把自己与别的作家有力地区别了开来。
评说《我叫刘跃进》这部小说,还不能不看到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与同名电影同时“套种”的作品。一般说来,根据电影剧本再次写作的小说,因为受到原作故事的种种框范,在人物塑造与文学语言上都要大打折扣。但刘震云的《我叫刘跃进》与此明显不同,作品注重故事,也注重人物,尤其是从叙述到对话的小说语言,称得上是精雕细刻,声态并作,因而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能够做到这些,确乎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