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可攻,退可守的中行转债
(2012-04-08 19:59:26)
标签:
杂谈 |
可转换债券兼有还本付息的纯债券属性,又具有按照预定的转股价格转换为正股股票获得超额收益的期权属性。
中行转债113001,当前(2012-04-06)纯债价格95.95元,中国银行正股价格3.02元/股;转股价3.59元/股;
首先我们来分析中行转债的纯债券属性:
首先我们假设持有中行转债至到期日,
中行转债距离到期日还有4.15年,在未来将分别获得5次债券付息,分别为:
2012-06-02日,派息(税后):0.64元;
2013-06-02日,派息(税后):0.88元;
2014-06-02日,派息(税后):1.12元;
2015-06-02日,派息(税后):1.36元;
2016-06-02日,派息(税后):1.60元;
并将于2016-06-02日,一次性获得本金及利息104元(已扣除最后一期派息);
粗略计算,以当前价格95.95元,买进一张中行转债至到期日,我们将获得0.64+0.88+1.12+1.36+1.60+104=109.60元;
期间总收益约:109.60-95.95=13.65元;
期间总收益率约:13.65/95.95=14.23%
得,纯债年化收益率约:14.23%/4.15=3.43%
以上仅为粗略估计,未考虑利息的复利等,根据和讯债券网站公布的准确数据为:以今日价格计算持有中行转债到期的纯债券年化收益率为:3.87%
其次我们来分析中行转债的期权属性
我们做以下三个假设
假设一:最悲观假设
假设未来4.15年内中国银行正股股价在加上每年分红后,依然没有达到3.59元的转股价格;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行转债持有人将不能转股,被迫持有转债到期,获得年化3.87%的税后收益率。
假设二:悲观理性假设
假设未来4.15年中国银行业绩停止增长,每年分红保持现状不变,PE估值不变(当前为6.8),因此股价也不会变化;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四年中国银行总的分红约0.155*4=0.62元,转股价将相应调整为:3.59-0.62=2.97元,小于当前股价3.02,存在微小的转股套利空间。中行可转换债券到期年化收益率将大于3.87%
假设三:理性假设
假设未来4.15年中国银行业绩按照每年10%的速度增长,每年分红比例保持不变,PE估值保持不变;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四年后中国银行的每股收益为:0.44*1.1*1.1*1.1*1.1=0.644元,股价为:0.644*6.8=4.38元;在此期间,总的分红为:0.155+0.17+0.188+0.206=0.714元;届时转股价变为:3.59-0.714=2.876元;
存在的套利空间为:4.38-2.88=1.5元;可套利股数为:100/2.88=34.72股,套利收益为:34.72*1.5=52.08元;
套利收益率=52.08/95.95=54.3%;套利年化收益率=54.3%/4.15=13%
(若参与套利,则将不能获得最终的本息106元,所以纯债券收益率将会有所降低,但两者相加,在此假设之下,购入中行可转债将获得大于13%的收益)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中行转债在保证了持有到期获得3.87%固定收益率的最坏情况下,又兼具有了获得正股同步收益的期权,不失为一只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良转债。
补充:
如何衡量可转债的价值?
主要有五个指标:纯债价值,到期收益率,纯债溢价率,转股价值和转股溢价率。前三个为转债的债性指标,后两个为转债的股性指标。
纯债价值主要反映了当投资者把可转债当作一个普通的企业债投资时,其价值为多少。
到期收益率是即把以后每期发生的现金流,折合成目前的价格需要多高的折现率,到期收益率越高,说明可转债的债性越强,投资的安全度越高。
纯债溢价率=(转债价格-纯债价值)/纯债价值×100%。纯债溢价率越高,就表明可转债的价格虚高成分越大,未来下跌的可能也越大。
转换价值=100/转股执行价格×正股当前价格。它表示可转债投资人将所持可转债按照执行价格转换成股票后的当前价值为多少。转换价值越高,说明当前正股的价格走势越强劲,可转债未来的投资价值也就越高。但有时由于市场对可转债未来走高的预期较强,所以经常出现可转债价格高于转换价值的情况。
转股溢价率=(转债价格-转换价值)/转换价值×100%。转股溢价率越高,说明可转债价格相对于当前的正股价格虚高的成分越高。这中间虽然有市场对正股价格进一步走高的预期,但泡沫成分越高,可转债后市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前一篇:中国平安到底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