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互联网越来越没劲了”,32岁的苏祝很随意的说道:“几天以前搜狐在庆祝自己创立十周年,中国互联网大公司们也快陆续准备给自己过生日了,可对于我们这些第一代网民而言,互联网带来的短暂自由,已经随着我们的年轻时光,一块飞了。”类似的这话,派卡·海曼在他那本《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英文版的后记中已经早早就说过了,“黑客精神曾经被视作挑战技术权利的自由导师,也许未来还有一代代年轻黑客沿着前辈的这条精神之路行走,可最初的那种原始新鲜感没了,对于黑客行为,现实社会的亡羊补牢越来越及时了,就如同互联网变成了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工具一样,那些信息时代的先知先觉者也失去新鲜感了,因为控制现实世界的老年人们,也上网了。”
技术权利,这个在20世纪末早期信息文明对抗时期的词汇,伴随着互联网深入到每个个人的生活,表面上越来越被消解了,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冲击,极大的稀世了公众的注意力,人们不再在乎自己使用的微软操作系统涉嫌垄断,也不太在乎自己身边的电子器物使用谁家的半导体,享受技术成果成为没有争议的话题。设计美感和易用性,替代了传统商业思维下对于技术权利的重视。伴随互联网信息交互的社会模式初具雏形,无所遵循的网络隐私和信息过渡透明,尤其是出现了Google这种试图海量梳理所有信息的公司,技术权利,这个电子化时代的老斗争,又一次成为了要害。
从二元对抗到三元阶层
实际上中国网络民众在最近几年遇到的互联网问题,全球其他地方也在同步发生,从半官方机构要求网络实名制到流氓软件肆意,从交友社会型网络到每个人的网络行动轨迹被悄悄记录。表面似乎是这是一场网络隐私权的抗争,一场信息透明机制的民主化过剩问题。可事实上这依旧是一场技术权利的战役,只不过对抗形式和参与者都不再立场鲜明,尤其是伴随着Web2.0化的社会型互联网深化,一场大多数人与大多数人之间的较劲,取代了以往少数黑客对抗商业巨头的罗宾汉思维。
这种变化最典型的例证来自苹果的iPhone,中国移动不久前公布在中国境内在网使用的iPhone大约有40万部,而对比的数字是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年初公布的370万部iPhone出货量,每9部iPhone就有一部在中国用户手中,可苹果压根就没有在中国销售,也就是说这40万部iPhone都是解锁版本,如此大量的解锁行为根本不可能是传统思维下单一黑客的个人行为。如果在中关村走走,就会明白这种商业利益驱使的群体解锁行为,到底有多草根。最简单的破解指导一律来自互联网,每一个网民或者每一个奸商,都可以轻易行使以往只有少数黑客才可以执行的破解行为,在高级黑客与技术强权商业公司之间,一群接受高级黑客指导,却以互联网作为交流和盘踞平台的中间阶层正在形成。从二元对抗到三元阶层,技术权利因为信息过剩的溢出,出现了信息二传手的角色。
这个信息二传手的技术角色已经不再是具体某个人,而是一个含混且身份不定的群体,他们既是受众,也是信息繁衍者。这个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权利,却可以依靠群体效应对技术权利产生影响的群体,正在悄悄酝酿自己的信息权利。就如同劳伦斯·莱斯格在他那本《思想的未来》中,将互联网控制,分步为控制网线,控制网虫和控制频谱一样,技术权利的释放也存在着类似的分布走策略。如果说陈冠希和女星们的淫照,仅仅是互联网缺少监管下的传播问题的话,那几百号集体走上街头,抗议警察部门不公开全部信息,有碍信息透明的香港网民,则已经超越了以往好事之徒的定义范畴。因为他们自我认同的身份已经不再仅仅是自然的市民,而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二传手。我们可以发现淫照事件中的传播网民,正在以人海战术式的低等级技术权利,依靠来自民间的大量低级别信息要求来进行要挟。此时此刻如果直接套用老套的黑客与商业公司对抗思路,掌握最核心技术权利的超级公司或者政府机关,直接屏蔽掉相关的词汇,将是最简单处理方法。可现实却是主流的互联网监管部门和核心信息公司们,在那段时间悄悄的,谨慎的控制着图片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他们非常小心的使用着手中的技术权利,因为互联网太透明了,透明的几乎连一点点技术权利释放,都可以被网络参与者体察到。
如果说信息世界正在出现一种,网民,拥有核心技术的网络公司,以及不轻易出手的权威部门,三层构造的权利分享的话。那么facebook和Myspace主导的社交类网络,更将这种已经非常透明的信息关系变得极端透亮,不再仅仅是搜索引擎的无处不在,也不再是博客书写过度暴露自己。而是每个网络生物体自己心甘情愿的信息献身,为了融入到充满社会关系的网络世界,不得不每时每刻记录着自己,如果说从博客文字上可以透视一个人的思想的话,那从facebook和Myspace上,完全可以归纳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太多的人什么都写,什么都贴,什么都掺和。造成了所谓的技术权利混乱和信息填鸭式迷幻。
隐身术和无所不在的忽视
圣何塞据说已经出现了一家匿名公司,公司注册人叫史密斯,一看就是典型的化名,而他所提供的服务只有一种,培训客户修炼成信息隐身术。据说这位史密斯在跟客户签订的信息保护协议开头并不是常规合同的甲方乙方,而是一道是否的选择题,回答的原始问题则是:你愿意彻底将自己的生活升级到信息社会吗?没错,如果你要将自己融入到信息社会,确实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实际上全球的网民们更在意如何保护自己财富和知识的资源,并且在平时将其正视为自己的网络隐私,可对于更多的,能够暴露自己行踪和兴趣的细节,却往往忽视。不要以为自己使用了一个化名注册使用这些网站,就能够规避网络隐私和信息过渡透明,IP地址每时每刻都在暴露着你。一个人名,一个地址,一个电话号码,甚至一段超过三个字的常用语,这些细节足够暴露一个网民的全部生活,即便中国网民们更热衷使用杜撰的名字,也不要紧,你经常使用哪个IP地址上网,你经常什么时间访问某个网站,这些最基础的使用习惯,也构成了网络隐私被窥视的基础。目前国内网络公司,被普遍认为最值得投资的,乃玩即时聊天QQ起家的腾讯,还有主导网络搜索的百度,很多人认为这两个网站有好的商业模式,所以很赚钱。其实恰恰这两个网站赚钱的基础,就是牢牢掌握住了用户。很多时候人肉搜索,揭发某人某事的详细信息,伴随一些热点事件,往往传播穿透力极强,可对于追逐利益的网站,把这些信息转化为钱才更实际。尽管百度并不愿意正面回答,但整个互联网圈内的工程师们都清楚,百度在服务器后台有一个记录系统,记录每个百度用户的“贡献”。而腾讯更不用说,咱们每个人之间用QQ的胡言乱语,都在一段时间内备份着呢,随时可以被有关部门调用。这些每个用户的动作,而不是切实的信息,实际上更加容易被窥视,也同样值钱。
当校内网、海内网和占座网,都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标榜为中国的Facebook时,豆瓣网已经悄悄的度过了三岁生日。实际上如果按照纯粹的社交网络统计,豆瓣网128.6万的注册用户量,355687个兴趣小组,才是中国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新兴网站中,最具价值的。尽管豆瓣网在研发之初,就为网络隐私预留了解决办法,在用户最初设置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的收藏和言论可以不可以隐藏,但默认设置不隐藏和大多数人对于自我信息保护的忽视,让豆瓣几千万的收藏总数中,只有1.2%的标记是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收藏总数,即便最高标记为不让别人知道博客收藏夹的比率,也只有3.4%,这足以说明问题,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将自己在信息溢出的时代藏起来。这种忽视很多时候也是无可奈何,除非有一整套的信息保护措施,且不轻易尝试新网络应用,不通过电子邮件以外的任何方式进行沟通,不相信任何以网络公司形式存在的商业信息服务者,即便像Google这种早早打出不做恶口号的公司,也不能百分之百信任。